曾被说「你一定跑路」魏德圣如何做大电影梦、再孵百亿计划

拍《海角七号》曾被朋友说「你一定跑路」魏德圣仍大做电影梦。(摄影/刘咸昌)

从《海角7号》到《赛德克巴莱》,导演魏德圣的电影梦愈做愈大,这次他要打造耗资约135亿元、4百年前的台湾场景,不只拍电影,未来还要作为历史性质园区长期经营

「相信的人,才看得见奇迹!」7月31日,导演魏德圣出席知名国际人才育成及企业策略规画机构、以熙国际「国际菁英学院闭门读书会,首次以品牌为题发表演讲,演讲后回应现场企业家提问,自剖坚持逾20年电影路心境

以熙国际「国际菁英学院」:以熙国际创办人郑宇庭2020年最新规划的中小企业社群,聚焦品牌、数位转型逆境领导3大主题。1年课程共有规划名人讲堂、企业参访与闭门读书会等活动,协助中小企业借此突破成长撞墙期,甚至走向国际。《今周刊独家媒体观察员身分持续第一手报导

确实,对魏德圣来说,如果不相信奇迹,他不可能一路走到今天。因为从《海角七号》到《赛德克.巴莱》,魏德圣一直在创造其他人不相信的奇迹。

成名之前,魏德圣就已经在电影界撑了十多年,没想到觉得自己可以拍片时,台湾电影产业却跌到谷底,「成本1千万元,票房1百万元就开香槟,没有战场了。」直到37岁,他娶妻生子,「人生难道就是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一辈子鞭策他、放弃自己吗?」魏德圣不愿意就这样妥协,「冲吧!再坏不会比现在坏。」

他拿自己人生对赌的作品是《海角7号》,当时他只拿到约5百万元辅导金,结果拍片成本花了5千万元,「朋友说你一定跑(路)。但我说不会,我觉得我拍很好。」结果《海角7号》大红,魏德圣没有跑路,还还清了欠债,更一举成名。

而下一部《赛德克.巴莱》的制作费更要7亿元,「每天断炊,工作人员最后4个月没领钱,但大家继续拍。」拍摄过程,魏德圣一路借钱,到片子剪接完,投资才进来,「没有赚,但是打平。」魏德圣苦笑说。

拍《海角7号》时,团队约30人;拍完《赛德克.巴莱》,团队约3百人

这些经历让他发现,不论成就电影或品牌,一人不够,要一个团队,「英雄要联盟才有王国,不是一个军团单打独斗。」

魏德圣的最新计划,更有着要替台湾电影、甚至台湾人的历史打品牌的大梦。原来,写完《赛德克.巴莱》剧本的最后一天,魏德圣内心突然想着:「我的历史呢?」他开始构思《台湾3部曲》电影计划,「我只有一个理念:知道从何而来,往哪而去。」

这次光有电影还不够,还有总预算共135亿元的「造镇」计划。

「丰盛之城」后壁造镇 台湾大航海时代场景永留存

「我常觉得做电影好像毛毛虫,你不断吃叶子,直到一天,开始吐丝,把自己变成一个蛹。」魏德圣用毛毛虫来描述电影业,「有天你破蛹而出,化身蝴蝶,但你生命只有7天!」想让蝴蝶持续绽放的他,计划透过《台湾3部曲》主要场景,打造出「丰盛之城」文化园区。

《今周刊》第12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