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分析》传Arm喊涨300%!手机消费者恐成最后埋单者

值得注意的是,Arm的喊涨策略,尤其针对智慧型手机处理器的授权费用,可能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这些成本最终可能由晶片业者或手机品牌商承担,甚至转嫁给消费者,引发智慧型手机市场新一轮的价格波动。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此举或将影响终端产品的价格结构,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

根据相关消息,Arm的目标是在未来10年内,让智慧型手机处理器的年营收额外增加10亿美元,借此巩固其在手机晶片市场的主导地位,防止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这显示出,Arm不仅希望在矽智财授权领域稳固脚步,更有意挑战既有的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

目前,Arm的技术已被全球绝大多数智慧型手机采用,其客户涵盖苹果、高通、三星及联发科(2454)等主要科技巨头。若此涨价计划落地,势必对供应链和终端制造商产生广泛影响,甚至可能进一步推高智慧型手机价格,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成本增加的后果。以联发科最新旗舰天玑9400为例,该处理器采用全大核架构,核心部分包括1个高频率可达3.62GHz的Arm Cortex-X925核心、3个Cortex-X4核心以及4个Cortex-A720核心,展现出Arm技术在高阶手机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晶片设计公司与Arm之间的话语权之争早已不是新闻。以高通为例,其在近期与Arm的授权诉讼中取得重大胜利,事件源于高通于2021年收购Nuvia后,Arm指控其违反授权协议并提起诉讼。然而,最终法院判决确认高通可合法使用Arm的晶片架构,巩固了高通在半导体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为降低对Arm的高度依赖,高通近年来积极推进自有架构的研发,去年10月推出的旗舰处理器Snapdragon 8 Elite即采用Nuvia团队研发的第二代Oryon CPU架构,高通主张其在性能与功耗表现上均较使用Arm架构的产品有所提升。

高通与Arm的竞争不仅是两家公司间的博弈,也促使其他晶片设计公司重新审视其技术依赖策略。许多大厂商开始转向研发自有架构,或者采用日益成熟的开放式指令集架构RISC-V,这对Arm来说构成了潜在威胁。一旦市场对Arm技术的依赖度下降,其成长空间可能受限。因此,此次传出Arm计划将授权费用提高300%,也被解读为其试图强化自身市场地位的积极作为。

然而,这项计划的可行性及潜在风险仍有待观察。首先,大幅调涨授权费用可能引发客户反弹,特别是对于手机晶片设计公司而言,授权成本的增加势必压缩其利润空间,甚至可能迫使部分厂商加速开发替代技术。此外,若Arm选择直接进军晶片设计市场,可能与现有客户形成直接竞争,进一步动摇其长期以来建立的合作关系。

业界对此计划的观点不一。有分析认为,这显示出Arm对未来市场机会的积极把握,其企图心和市场主导意识不可忽视。但也有观点认为,这项策略可能带来市场不稳定性,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商业拓展与客户需求,将是Arm未来需要面对的挑战。

放眼当前半导体产业,Arm想靠着调涨授权费用和直接进军晶片设计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种做法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能让Arm再创高峰,也可能带来反效果。未来,这一切都取决于市场买不买单。随着各大厂商在技术和市场上的较量升温,半导体产业的版图或许将迎来一波全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