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被误解的间歇导尿
导读
由于国内医院多采用留置导尿术来处理神经源性膀胱,近年来尽管间歇导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但依然有很多患者从来没有接触过间歇导尿。因缺乏专业医学知识的宣传,一些患友对间歇导尿术仍存误解。其实,间歇导尿相比留置导尿颇具优势,国际上早已广泛应用间歇导尿术了。
误解一:比留置导尿更易引起尿路感染
留置尿管所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如尿路感染、尿道狭窄、附睾炎、阴茎阴囊脓肿或瘘、上尿路结石及膀胱肿瘤等,并且长期留置尿管加大了上尿路功能损害的风险。长期留置导尿易损害尿道黏膜,降低其免疫力,还会使具有抗菌功能的前列腺液流入尿道受阻,引起尿路感染的概率达90%以上。
而间歇导尿可有效地排空膀胱,减少残余尿量。研究表明,膀胱残余尿量与尿路感染呈正相关。这与膀胱的过度膨胀导致膀胱壁血流减少,从而容易引起细菌感染有关。
通过对间歇导尿综合疗法和留置导尿及常规护理比较,前者建立反射性膀胱明显多于后者;尿路感染、损伤、因排尿障碍再次入院者明显少于后者。间歇导尿不仅是为了恢复膀胱的功能,更主要的使膀胱有规律地贮存和排出尿液,并能免除留置导尿的不便并显著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使患者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误解二:担心会引起尿道损伤而且不易操作
脊髓损伤患者在住院期间,未接受规范的膀胱功能训练和间歇导尿操作指导,导尿时由于操作不熟练或导尿管前端未充分润滑,使局部黏膜水肿破损。
事实上,有研究表明,护士及家属或患者自行导尿,消毒尿道口后,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显示护士间歇导尿组与家属或患者自行间歇导尿组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脊髓损伤者多为截瘫,上肢活动正常,自我间歇导尿具有可行性。而且间歇导尿操作并不复杂,很容易学会。
误解三:担心长期间歇导尿耗材费用大
其实,损伤早期规范的使用间歇导尿,有利于膀胱功的恢复,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可以减少导尿次数;间歇导尿还能明显减少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耗材费用相比治疗并发症的费用低很多;且近年来,我国对康复医疗越来越重视,康复治疗的耗材有望纳入医保范围。
间歇导尿是逼尿肌无反射患者膀胱排空的“金标准”,更被国际尿控协会推荐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对患者近期和远期都是安全的。国际上,间歇导尿被推荐为最佳的膀胱管理方法,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注护理传真
传递护士心声
编辑整理:护理传真
责任编辑:张昕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