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病平台】在门诊常见的三个误解

▲许多病患医生的看病行为有长期性误解。(图/达志示意图,以下同)

文/罗彦宇花莲慈济医院神经科医师

相较于门诊住院病患病况虽然比较严重,所需的治疗与检查侵入性高,但是对于医生来说,住院病患的观察时间长,检查资料搜集比较即时,所以病况的整体发展清楚,少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反观门诊,病人的抱怨虽然表面上大同小异,但是往往资料不明确,候诊人数多时,时间压力又大,一旦求快就会疏忽、容易出错。如何在短时间内掌握医病沟通的节奏,搜集到重要的资料,是完成门诊所需要的能力。

在我个人不算太长的门诊经验里,发现许多病患对于医生的看病行为,有长期性的误解,而且反复出现,几乎是天天上演。如果这些误解能透过公众教育,提醒我们的病患以及病患家属,我相信门诊医师可以减少出错的机会,也能更有效率做出适当的诊断与处置。以下是三个我常遇到的误解:

误解一:电脑里面都有,你自己看就好

看诊前,病人A君做出这样的假设:虽然我没看过你,但你们医生应该都彼此很熟,都会对我的病了若指掌,然后电脑里面都应该看得到我的病历,而且你们应该都花很多时间把我的病历读得很清楚,什么抽血、X光都有了,所以没什么好问的,而且你们每次都问一样的问题

事实上,在病人A君走进诊间前5秒钟的医生是这样的:我才刚打字完前一个病人的简要病历,心里正在估算有没有遗漏什么……喔,下一个是A君,名字没什么印象,大概是初诊的病人吧,打开门诊记录,哇!在心脏科肾脏科骨科、糖尿病科、中医科拿药,诊断代码有8种,慢性病的药13种,一年才365天,看诊次数就超过300次。这时候A君一坐下,就说:「医生!请帮我开药,我最近不太舒服。」我问:「怎么不舒服?」A君还显得一副不耐烦的样子:「阿电脑里面都有,你自己看就好。」

说真的,就算这个医师很认真,上诊前都先浏览过今天的病人资料(我承认十次里我顶多做到一次这样的预习工作),他也不可能读完病人的旧病历,就算读完了,也不会知道病人今天来的问题是跟旧病历的哪一段有关。再说,过去的病历也无法百分百可信,很多重要的资料都必须重新搜集,以避开认知上的偏差

▲一位负责任的医生,不会光靠旧病历就诊断你的病情

所以,我很希望病人能了解,医生希望直接透过问诊得到您生病历程的第一手资料,电脑里的资料很重要,但也需要您自己指出来做过哪些检查或治疗,我们再进一步确认,一个负责任的医生,不会光靠您的旧病历就能诊断您的病情。

误解二:我吃的药没带来耶,好像是白白圆圆的那种

看诊前病人A君其实已经到邻近B诊所看过,但是吃药三天后没有好转,所以来到大医院看。看诊时,我问说:「平时有没有长期在吃的药物?」A君说:「没有,平常都很好」我开始有点糊涂:「可是你的血压好像很高耶,170/90」,A君:「我平常都有吃血压药阿,大概是刚刚赶来有点急。」我又纳闷了:「你不是说平时没吃药吗?」A君说:「喔,有啦有啦,血压药有啦」我问:「那还有别的吗?」A君:「其他就还好,好像有一些什么血糖的、什么助眠的。」原来A平时还在C诊所拿慢性处方。我再追问是什么药,A君:「我没带来耶,就是那种白白圆圆的那种,你应该知道吧。喔,对了,那个C诊所帮我开的那个黄的胶囊,那是做什么用的啊?」

说真的,医生绝对猜不到病人形容的白白圆圆或黄黄的胶囊是什么药,吃进自己身体的药物是那么重要的事,不应该让医生猜谜,冒这种不必要的风险。再者,药物的副作用也常常就是病症的诊断,近年推行的云端药物查询,解决了一部份问题,但是病人自己吃什么药,应该要自己负责,因为这是自己的健康问题,不应该认为是医生的事。

所以,我很希望病人能了解,不管是医院或诊所开的药,请仔细核对药名剂量、频率、用法,尤其目前原厂台厂药物并存,同一种药物,可以有不同的样貌,不明白时一定请开药的医师或药局药师说明清楚。若要就诊于不同的医师,一定备齐这些资料,尤其是药名要保留英文原名,方便确认。

误解三:我听人家说,这是脑神经衰弱

看诊前病人A君到处打听自己的病症为何诊断,所以把这些诊断很快告诉医生,心想可以节省医生问诊时间,直接治疗就好。事实上,看诊时医生期待听到病人自己清楚描述症状,所以我开始问:「今天有什么不舒服的状况?」A君:「我听人家说,我这是脑神经衰弱的样子。」

所以我又问第二次:「那您自己是觉得什么不舒服?」A君:「后来我看报纸说这是内分泌失调,所以我就去人家介绍的自然疗法,很有名的医生,还有出书,他说我是中学时候的心理障碍造成血气不顺。」

我就只好再问第三次:「那您自己是有怎样的不舒服?是哪里痛?还是……」A君就问说:「我这样的情况是不是要照个脑部扫描比较清楚?」

▲对医生来说,病人自己所描述的症状是最重要的诊断来源。(示意图/记者徐文彬摄)

说真的,负责任的医生需要搜集病人主观上对症状的描述,不舒服的症状是什么?已经有多久了?持续变差还是好好坏坏?有没有相关的症状一并发生?严重度为何?以前有没有过类似经历?发生不适时正在做什么?

除非是正式的病历摘要,可以协助看诊医师厘清过去病史,不然任何来路不明的意见或诊断都没有参考价值。所以,我很希望病人能了解,您自己描述的症状是最重要的诊断来源,任何高科技仪器检查、任何名人、出书者、主任、教授还是院长的权威意见,都不能取代您自己的表达。

以上三个常见的门诊误解,反映出同一个问题:病人主体性的消失。这些病人认为:电脑资料都很清楚,药物差不多就那些,他们说或权威说的就好,医生们应该都知道,自己不用多说。

但是反过来想,是不是医疗这一方也有意无意创造压低病人主体性的环境呢?用电脑或高科技仪器来吸引病人,把药丸混装一起五颜六色,没有药名也不易辨识,用权威性的方式广告出书,让病人相信有独门秘技。我想,不仅我们病人(我们所有人都有机会是病人)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医学界的专家们更要谨言慎行,对于同行不实广告要严厉谴责,才能逐步减少这些误解,也会减少误诊发生。

本文获「医病平台」授权转载,原文出处《民报

专栏简介/由老、中、青医师及非医界朋友发起的「医病平台」,期待借此促进医病相互理解,降低医病认知差距,减少误解及纠纷,找回医病之间尊重与信任的美好。期改善医师诊疗行为、民众就医态度,进而带动改善医疗政策、环境及品质。欢迎各界踊跃投稿、讨论齐进步。欢迎投稿,与医病平台联络。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