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天文迷! 安徽小五生发现2亿光年外疑似超新星

本报讯

2.2亿年前,宇宙森林深处的一颗恒星走向了生命终点,以超新星爆炸的方式点亮了宇宙苍穹。这一过程恰巧被安徽合肥小学廖家铭捕捉到,如果经光谱证实其确系超新星,他有望成为大陆最年幼的超新星发现者

家住合肥市庐阳区安庆路第三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廖家铭已经习惯了每晚等待「放图」。打开「星明天文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后,他便对着图片观察对比起来,学习了初级天文知识,他知道「超新星是椭圆形的,不能太尖太亮」。

这是由星明天文台和中国虚拟天文台合作开展的面向普通大众的宇宙新天体搜寻项目之一,10岁的廖家铭8月份加入该项目,已经看了近8000张图片,成为项目排名第一的民间搜寻者,他孜孜不倦的搜寻动力来源于想找到一颗以自己名字命名星星

这样的搜寻类似「大家来找碴」,在无数不同时间点的黑白宇宙图片中「找不同」,某一个「意外」出现的亮点就有可能是超新星爆发。

廖家铭12日发现的「意外」来自鹿豹座PGC16301星系,如果不细看,根本看不出几幅图中那个微弱亮点的区别,在他之前这几幅图已经有5个人浏览过,都没有发现。小家铭果断提交了第60次的观测结果,前59次都被证实并非超新星。

星明天文台创始人高兴收到系统反馈后,敏锐地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一颗超新星。经过测算,这颗疑似超新星位置处于赤经4时54分44秒,赤纬+69度43分7.5秒,距离地球距离为2.2亿光年。

高兴第一时间将这一发现提交给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IAU会通过光谱拍摄对疑似超新星进行验证,如确认确系超新星,廖家铭将成为大陆最年幼的超新星发现者。

截至发稿时,记者在IAU网站上看到这一疑似超新星的发现类型仍是未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教授孔旭告诉记者,超新星爆发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目前人类已经观测到的超新星有数千颗,其中大部分是由计算机识别完成的。

然而突然出现的超新星是没有规律的,谁也不能预言什么时候在哪里会出现新的超新星爆发,而天空中数以百万计的小行星、相机噪点、宇宙射线等等都会被误以为是可疑目标,有时候计算机的判断能力并不如肉眼

2013年,10岁的加拿大小学生发现一颗超新星,成为世界上最年幼的发现者。而国际上超新星均是按照年份字母顺序命名,小家铭想以自己名字命名超新星的愿望恐怕无法实现。

廖家铭发现的这一「亮点」究竟是不是超新星,孔旭表示无法通过经验判断,必须要通过光谱验证,不过即使是超新星,位于2.2亿光年之外,对于实际科学研究并没有太大价值

孔旭介绍,只有银河系内或附近星系的超新星才能满足科研需求,这些恒星形成、演化的过程对于研究太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银河系内最后一颗被观测到的超新星发现于1604年,据文献记载,该星爆发高峰时曾成为全天最亮的恒星,夜晚甚至照亮了整个星空。此后400年,银河系内都没有超新星爆发的现象发生。

1987年,距离银河系最近的河外星系麦哲伦云发生了一次超新星爆发,是1604年以来最明亮的超新星爆发,肉眼可见,该星系距离我们16万光年。

「尽管没有实际研究价值,但类似公众参与搜寻超新星项目让更多人对天文产生了兴趣国外的民间天文活动远多于国内,是值得鼓励的,应该让公众知道,看似遥不可及的天文学,其实就在身边。」孔旭说。(新闻来源新华社港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