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樑/理盲濫情的當沖降稅
当冲降税的第二次延长将于年底到期,第三次延长的呼声已起,甚至有单位鼓吹当冲降税的「常态化」、永久释出租税优惠,从此没有到期烦恼。我国公共政策讨论,往往流于理盲滥情,当冲降税也不例外。证券业者与利益团体倡议、金管会随声附和、财政部装腔作势挡上一挡,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再延个三、五年;这老套戏码,看得厌烦。
根据利益团体所完成的「研究报告」,当冲降税及延长的「政策效果」,不但达成带动市场交易量的提升,也使税收明显成长。但拿政策实施前后数据的比较作为「政策效果」,实在可笑;鲁莽草率地以这些前后比较来护航减税,没有一丝决策品质可言。
有关政策效果的实证研究,研究者必须要在其他条件都控制相同下,分析政策实施后所观察到的「真实时空」之市场情形,与如果没有实施政策下的「平行时空」之市场情形,计算两者间的差异,方才能分离出政策的真实效果。
是以,政策效果的实证研究在执行上非常困难,原因在于:政策一旦施行,没有实施政策的「平行时空」就不存在,无法为研究者所观察;分析政策效果,必须透过巧妙的实验设计或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突破。台湾对于当冲降税措施,已有严谨的政策效果实证研究。
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出版之《台湾经济预测与政策》期刊,日前发布最新文稿收录讯息,接受笔者研究团队所完成之〈当冲降税对台股市场流动性、波动性与税收之影响:DID分析法〉一文。根据该文结论,二○一七年当冲降税措施首次实施,对于市场流动性确实有显著的提升,但效果源自于现股当冲交易量的增加,对于带动非当冲交易量的上升,效果相当有限。由于当冲交易为投机性买卖,因此,虽然降税带来了额外的交易量,对于交易税收有所贡献,但也付出了市场波动性扩大的代价。
然而,二○一八年当冲降税措施的延长,则对于市场流动性,已无法进一步带来交易量增加的激励效果,但仍然造成市场的波动性持续上升,而使台股激烈震荡。至于在税收面向,相较于降税措施首次施行期间,在降税延长后的第十周,交易税收已经开始出现负面影响。在研究使用资料所涵盖期间,由于降税延长无法再提升交易量,表示存在潜在的税收损失。
根据这些证据,若当冲降税政策目的在提升市场量能,则在当冲降税首次施行后,就应届期落日,不应一延再延;降税延长一方面造成税收的损失,另一方面还使市场稳定性恶化、愈发暴露于系统性的风险,正所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健全的资本市场,政策必须奠基于学术研究成果,而不是利益团体吹捧减税措施的「研究报告」;但在台湾,有志于政策效果分析的学术研究者,何等悲哀!耗费多年努力的心血结晶、经过反复双盲审查的研究成果,一旦与「市场期待」相悖,未能迎合决策者心中的定见,就只有被置之高阁,落得「不见、不闻、不言」的下场。提笔以书不平之情。
(作者为政大财政系教授兼系主任、政大财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