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自由应保护弱势的无责任者

《当代法律》第19期:拆散一对怨偶,成就两对佳偶?

民法第1052条第2项规定,有该条第1项规定以外之重大事由,难以维持婚姻者,夫妻之一方得请求离婚。然同条项但书规定:「其事由应由夫妻之一方负责者,仅他方得请求离婚。」上开但书规定(下称系争规定)是否限制人民受宪法保障之婚姻自由?系争规定是否违反比例与平等原则?针对于此,宪法法庭于112年3月24日宪判字第4号判决:「民法第1052条第2项规定,有同条第1项规定以外之重大事由,难以维持婚姻者,夫妻之一方得请求离婚;但其事由应由夫妻之一方负责者,仅他方得请求离婚。其中但书规定限制有责配偶请求裁判离婚,原则上与宪法第22条保障婚姻自由之意旨尚属无违。惟其规定不分难以维持婚姻之重大事由发生后,是否已逾相当期间,或该事由是否已持续相当期间,一律不许唯一有责之配偶一方请求裁判离婚,完全剥夺其离婚之机会,而可能导致个案显然过苛之情事,于此范围内,与宪法保障婚姻自由之意旨不符。相关机关应自本判决宣示之日起2年内,依本判决意旨妥适修正之。逾期未完成修法,法院就此等个案,应依本判决意旨裁判之。」本号判决可谓是维持婚姻自由与离婚自由之拔河,故本文乃针对限制有责配偶请求离婚之问题,并对于本号判决所作之评析,以及未来之修法课题所作之研究。

邓老师认为债务不履行之人自无解除契约之权限,身分契约与财产契约虽不能等同视之,但唯一有责者若可请求离婚,岂非因自己之不当行为而获利?与此相对地,婚姻讲求的是爱而非公平正义,若当事人执着不愿意离婚,已经偏离婚姻之本质目的,此时该婚姻是否仍有保障之必要?毋宁将重点放在如何协助无责者脱离徒具形式之婚姻,使其得以重新开启不一样的人生,让一对不健全的夫妻,成为两个健全的个人,而非单纯尊重其不愿离婚之意愿,或许较具说服力。

邓老师亦指出离婚自由与婚姻制度都很重要,二者若无法兼顾时,应该将重点放在保护经济弱势的无责任者,没有离不成的婚姻,只有谈不拢的离婚条件,有责任者应该表现诚意于赔罪与赔偿后方能主张离婚自由。对于不愿意接受任何补偿条件者,纵使长期分居亦不愿意配合对方积极回复婚姻和谐关系又不愿意离婚者,此种不战、不降、不和之情形,已背离婚姻之本质目的,国家似无再保护此种婚姻之必要,基于维护婚姻本质目的,应该准许离婚。此外,系争规定是选择最小的侵害,但仍有修正之必要,亦即删除系争规定,将主观的是否难以维持的认定,转换为客观的分居达到一定期间即得离婚,并评估是否增加类似德国民法所规定之苛刻条款,以维持公平。(作者为警察大学法律系邓学仁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