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背包客到企业老板——一个喀麦隆人的中国“淘金”记

新华社广州4月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王猛郝王乐张建华喀麦隆商人金斯利位于广州的办公室很“中国”:办公桌上、橱窗里放着各式“招财进宝”的摆件茶几上摆着广东人喝功夫茶必备的茶具墙上挂着的“融通四海”四个大字,凸显这位从事中非贸易多年的商人的雄心壮志。

2004年,作为背包客金斯利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23岁的他像鸟一样自由,四处都可以停留。然而第一次的北京之行,让这位环游世界年轻人停下了脚步。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兴趣,他想留下来,学习这里的语言和文化。在朋友的建议下,从小接受英语教育的金斯利在山西运城一所中学找到了一份英语老师的工作。

天性活泼、热情奔放的金斯利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在学校里,他深受同事和学生们的喜爱,被评为2005-2006年度最佳教师;在校外,他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山西姑娘,收获了爱情。后来,这位山西姑娘成了金斯利的老婆

2006年底,金斯利决定离开运城前往广州发展。“教书不是我想一辈子从事的事业,中国经济正在崛起,这对我来说是机遇。”他说。

在广州,金斯利遇到了许多从事中非贸易的非洲人,在一番考察之后,他决定“下海经商。金斯利先是回到喀麦隆向父母借了约合15万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然后用这笔钱买了一辆卡车在喀麦隆跑运输,以筹措更多资金。2007年,金斯利在香港注册公司,并在广州设立代表处,正式进军中非贸易领域。

他找到中国的合作伙伴,在广东海丰县投资建厂生产西装,出口非洲。作为非洲人,金斯利很了解自己的优势所在。“我的中国合作伙伴负责生产,我负责市场销售,因为我更了解非洲客户的需求。”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金斯利工厂的产量从最初的每月2000件,迅速扩大到2008年的每月2.5万件,产品销往喀麦隆、尼日利亚刚果等国家。

金斯利说,他赶上了中非贸易快速增长的好时机,2007年至2009年间,工厂的客户订单纷至沓来,广州小北的“非洲城”里挤满了前来批货的非洲商人。

商海变化莫测。金斯利说,从2010年起,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变化,以及签证政策的收紧,都对广州的出口贸易造成了冲击。他的工厂订单量开始减少,利润也开始下滑,最后不得不关厂停工。

一时挫败并没有让金斯利气馁,他开始把目光投向家乡喀麦隆。2017年初,针对喀麦隆公共交通服务差的状况,金斯利成立了一家运输公司,将中国产的宇通大巴带到了喀麦隆,专门提供高端优质客运服务。

他说,公司计划投入100辆大巴,连接喀麦隆各主要城市。

未来,金斯利还打算投身建筑行业,他希望找到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喀麦隆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提出的 一带一路 倡议会给世界带来很多的发展机会。”金斯利说,希望中国能帮助非洲改变目前交通不便的现状,实现非洲大陆互通互联,从而促进非洲的发展。

在中国前前后后呆了13年的金斯利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作为全家唯一的一个“外国人”,金斯利有望在今年拿到他梦寐以求的中国“绿卡”,这意味着他将在中国享有更多的权益

金斯利说,随着经济崛起,中国需要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只要你足够优秀,你就能获得中国 绿卡 。”

(原标题:从背包客到企业老板——一个喀麦隆人的中国“淘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