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一个包子店老板 为何年花百万送客人书?

▲认同巨大董事长刘金标的经营观与人生哲学,郑永丰(左)购入千本新书上门包子客人分享。 (图/商业周刊/摄影许世颖

文/尤子彦

小镇鹿港没有诚品书店,却有一家替上门顾客精心选书的包子店。这家包子店叫「阿振肉包」,是在地老字号,更是假日游客蜂拥而至、中部美食圈响叮当的人气排队店;《华尔街日报》、朝日电视台等国际媒体,都报导过它,甚至吸引日本人专程来台拜师学艺,学成回东京挂起以「鹿港」为店招牌的包子店。

但比包子味更浓的,是老板郑永丰散播书香

「买肉包长智慧,肉包买5盒分享好书一本」贴在店门口,醒目但见褪色的红纸条,充分说明郑老板送书的用意。

过去5年来,郑永丰总计送出近2万本新书,平均每年购书的花费,就超过百万元,光巨大集团董事长刘金标,今年初上架的新书《没有唯一、哪来第一》,他便购入近千本,刘金标获悉后十分好奇,跑到鹿港亲自排队买包子,想知道究竟是怎样一家包子店,老板出手如此大方。

挺镇上书店 ,不愿省钱网购

其实,包子店老板送书,早是鹿港的一段佳话。30年前,郑永丰回家接班,就开始买书送友人,鹿港各小学的校长和老师、医院医护人员、基层警察等,都曾收过他的赠书;别人捐政治献金,他则是搬来一箱又一箱,志文出版社成套的「新潮文库」,送进镇公所

很多人揣测郑永丰送书的动机,但前鹿港镇长、现任立委王惠美说,包子店生意本来就很好,根本不必靠送书行销,「郑老板本身热爱阅读,是最大动机。」王惠美形容,低调、少说多做,是郑永丰的行事风格,更鲜为人知的是他长期捐款社福团体,累计金额少说千万元,是少数赚观光财,不忘以公益行动回馈乡里企业主

郑永丰买书买到连出版社,都为他再刷已绝版的书,也是出版业界有名的购书大户;有出版社登门接洽他,愿意以低于书店通路的价格批售,竟遭婉拒。也不上网买书的他理由是,10年前鹿港还有4家书店,现只剩下最后1家,若再不支持,有一天镇上连一家书店都没有,「我们还好意思说,自己生长在文化古都吗?」

一本书看50遍,随口能背

「我只是己所欲、施于人。」屏东农专毕业的他说,自己从小爱读课外书,《基督山恩仇记》、《钟楼怪人》是小学五、六年级的读物,「回想起来,当时老师放很多课外书在教室让大家接触,影响我最深。」

翻开郑永丰送书的清单,洋洋洒洒超过50笔,并非全是排行榜上的畅销书,「这些都是我一读再读的好书,就像老朋友一样,把它推荐给大家。」他说,以送出超过4千册,谈环境哲学的《看海的人》为例,至少就看了4、50遍以上,随口都能背出内文,「有朋友还指定要我翻烂的那本。」

郑永丰仍坚信,阅读可以带来改变命运巨大力量,更发愿鹿港小镇每年每人的买书、读书量,「能够超越芬兰与丹麦!」

常有游客问郑永丰,鹿港最值得看的古迹是那一处?他一定介绍瑶林街古宅前的「半边井」,这口井被围墙隔成两半,墙内的一半,供自家人使用;露在墙外的另一半,则供没能力凿井的人汲水取用,展现在地旧日子,浓厚人情味与纯朴民风。这样的「分享」美德,或许正是排队包子店,人气历久不坠的神秘配方

必看延伸阅读:

李福生/阿振肉包推动书香的使命

阿振肉包/郑永丰 /痴情是第一憨的人

阿振肉包/郑永丰/阿振肉包爱的罗曼史

【 更多报导 】

「还在烦恼初二回娘家?」一个上海女孩眼中的台湾婚姻:太老派

Janet的幸福法则:想找到最适合的另一半之前,先找到自己

过年包红包全宇宙最难的事?

彩券行老板揭密:过年买大乐透,3招提高中奖机率

关于放屁,你会想知道的大学问:异常臭、连环屁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讯号

※ 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