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长庚急诊风暴 年赚百亿为何砍人力?
▲王瑞慧(右)因用人出问题,爆发长庚史上最大风波。(图/商业周刊/摄影杨文财)
文/赖宁宁
长庚急诊风暴,在董事长王瑞慧紧急返国,7月3日做出新决策后,事件落幕;惟就任不到1年,就爆发长庚成立40多年来最大风暴,对她未来的管理能力,造成很大考验。
「坚定守护急诊价值,北荣急诊为长庚伙伴加油!」「高医急诊支持长庚急诊!」……6月底,全台由北到南,约五十、六十家医院急诊医师在脸书Po出团队照,表态支持长庚急诊医师,是台湾医界罕见的热血大团结。
事件的主角,是长庚医院急诊医学部。6月底,长庚体系前急诊医学部主任陈日昌、林口长庚前急诊医学部主任邱德发,以「管理疏失」遭到免职,加上几位急诊部主管被记过的消息传出,长庚爆发急诊医师大离职潮,约40位急诊医师认为医院因为要紧缩编制,才将反对派主管免职,愤而集体请辞,全台医院急诊医师更同仇敌忾,纷纷声援。
短短几天,长庚急诊风暴大滚雪球,越演越烈。长庚医院董事长王瑞慧返国两天后,急诊风暴的导火线,长庚决策委员会主委李石增、林口长庚院长郑明辉请辞行政职,长庚并同时撤销原急诊部主任的处罚,也向社会大众道歉。
不少医师将事件归因为长庚决策委员会主委李石增的独断独行,然而,如果没有王瑞慧的授权,以及她「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改革动机,或许也不会有这次的轩然大波。
王瑞慧是王永庆与三娘李宝珠的第3个女儿,她30年前便在王永庆的钦点下,从长庚医院基层做起,之后担任医院董事,是最懂医院的王家二代。王永庆、王永在兄弟相继过世后,其长庚医院董事长的位子并未传子,而是交给李宝珠,李宝珠从董娘变董事长,已经为王瑞慧铺路,去年,她退出长庚董事会,将董座大位交给女儿。
长庚医院由王永庆、王永在捐出台化股票成立,长庚拥有以台塑集团为主的股票,该批股票2016年年底市值高达2,900多亿元,长庚每年靠台塑集团的股利,其实是完全不用担心医疗环境变化,不只如此,长庚更是台塑集团股权稳定的核心。
然而,长庚的管理模式,与台塑集团如出一辙,即便年年有丰厚股利,但长庚依然重视绩效管理,不将医疗本业、业外混为一谈,帐算得很清楚。
王瑞慧对于媒体频频以长庚靠台塑集团股票股利挹注,才有稳健的财务结构等报导,非常不以为然,认为这抹杀了长庚在医疗品质、医务管理的能力。
想证明自己不是靠「富爸爸」的动机强烈,可从长庚医疗财团法人的官网首页一段话看出来。在王瑞慧于去年9月1日署名的「新任董事长的话」中,她说,「……本人在创办人栽培下,于长庚医疗体系自基层做起历练30年余,深刻体认创办人兴办医院的理念与精神……。故前报章所谓本院稳健之财力并非医疗团队卓越财务经营而来等之报导,除了与事实不符亦有所偏颇……。」
新官上任,为了展现其领导力,王瑞慧展开改革,授权爱将李石增负责执行,一连串作风让医生不满。
其实,在急诊风暴之前,就已经有骨科「收受厂商奖品」的黑函事件,造成高雄长庚前院长李炫升请辞院长、前骨科部长陈文哲,及陈力辉、詹益圣等3名骨科名医遭记2大过处分。但,「骨科事件」并没有引起外界太大关注,直到这次李石增挥刀砍向急诊部门,才惹出满天风雨。
急诊与儿科、妇科、重症等,向来是医院的赔钱单位,但在医院扮演第一线守护民众健康的角色吃重,因此,不少医院都尽力支持这些科别。
全国皆亏,为何它发难?因本业获利仅有业外3%
但,长庚体系多年蝉联台湾最赚钱的医疗集团之一,没有财务压力,为何偏偏由长庚率先点燃战火?
来看看长庚医疗法人财报,去年税后净利达到高峰,近103亿元,放眼国内医院,没有一家医院能像长庚有这么亮眼的财务数字。
然而,如果进一步将本业(指医务利益)、业外(非医务利益)分开看,就可以看出经营阶层的忧虑了。
近5年的本业获利变化,从12年的6亿7千多万元,掉到16年的3亿2千多万元,本业获利4年腰斩一半,即便去年业外获利将近百亿元,区区3亿元本业获利只占业外3%左右。
本业获利一路下滑,对于想交出经营成绩单的王瑞慧而言,不会没有压力。
其中,有一个关键数字,即人事费用占比,医院所有支出里面,人事费用一直占最大宗,长庚的人事费用占比,从2012年的45%,一路攀升到去年的49%,逼近5成,创下近年新高,比健保署2015年统计的全台医院人事费平均数47%还高。如何控制居高不下的人事支出,成为压力源头。
风暴主角陈日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年新团队接手后,就认为急诊是赔钱单位,想从这里缩减、整顿,减少病人量,达到少赔一点的目的。」也证实此点。
沟通不良酿风波轻忽急诊医师特质踢铁板
然而,台湾急诊医学会创会理事长胡胜川投书媒体为急诊赔钱喊冤,他指出,「急诊的收支算法很特殊,」全国没有1家急诊的帐面收入损益平衡,因为只有检伤分类的健保给付,是算在急诊单位的收入,其他例如检验、放射线和各式检查等收入归属,都不是急诊的。但,急诊却是医院病人的最大来源之一,急诊病人后续住院、治疗,都是医院重要收入来源。因此,不能只看表面亏损,应该看到它后续创造出的效益。
7月4日清晨,王瑞慧找林口长庚医院最高顾问吴德朗,跟他说明急诊事件经过,吴德朗说,王瑞慧很难过;他认为如果她人在台湾,就不会发生这件事,因她跟医师关系很好,大家都肯定她的认真;他认为,长庚本业获利下降是健保制度造成的,与经营能力无关,急诊部的改革也和成本控制没关系,是沟通出问题。
为何骨科事件未引发关注,急诊事件却酿成巨灾?「急诊医生有革命情感,」中国附医急诊部主任陈维恭说,急诊医师站在医疗第一线,每逢重大意外灾害、流感疫情爆发,急诊医师都必须在第一时间面对处理,压力比一般门诊医生大,培养出战地般革命情谊,主任就像带兵的主帅,当长官被欺负,下属就会同进退。
全台1,400位急诊医师,也因为经常相互支援,而培养出革命情感。像八仙尘爆事件,即便发生地点在北部,陈维恭也主动要求支援9位伤患转到中国附医,舒解同业医疗压力。
另外,急诊医师性格,也是原因之一,当医生决定走急诊科后,「他就与名医无缘,」陈维恭说,这群医师不追求名利,却重视「专业被尊重」,但,院方以赔钱,想缩减人力,摆明不尊重这批在前线打仗的医师,惹怒全台急诊医师。
长庚急诊风暴在王瑞慧快刀斩乱麻下,迅速落幕;然而,对于长庚品牌、医生的信任,以及如何兼顾医疗专业与经营绩效 ,对这位接手不到1年的新董座,挑战才正要开始。
【更多报导 】
《太阳的后裔》恋情成真!宋慧乔10月嫁宋仲基:要爱就要深爱,要工作就要全力以赴
为什么飞机上空姐比空少多?《经济学人》揭开航空公司节约成本到极致的秘密
不必开刀,未来8分钟一次解决近视、远视、散光!加拿大发明「仿生晶体」,戴上后终生矫正
为什么大家跑去用虾皮?台湾网路购物生意被抢光,这家今年第一季大亏1600万
手是人体缩影:性能力好不好,看无名指就知道
※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