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公墓稀缺 2026年人均殡葬费4.1万人民币

近年来大陆提倡节俭、环保祭祀扫墓,墓前冥币食物供品数量减少,更多市民选择用鲜花花圈等更环保的方式祭奠亲人寄托哀思。(中新社

清明节期间,部分大陆银行稍早推出「墓地贷」引起社会强烈反应,让殡葬收费、墓地价格议题再引关注。调查显示,在城市办丧事费用一般不低于1万元(人民币,下同),再加上购买墓穴的费用,至少花费3万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预测,2026年人均殡葬价格将提升至4.1万元,殡葬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114亿元。

另调查大陆省会城市墓地价格后发现,公墓价格从1万至几十万元不等,实际环境占地面积、位置、石料等都会大幅影响墓地价格。据白事通购墓网发布的今年1月北京墓地价格表昌平区墓地起价已涨到1块约3万元,同时因土地资源短缺,很多大型城市公墓渐成稀缺资源。

甚至实际购买时,往往不只这些花费,各种相关用品价格相差巨大。例如寿衣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骨灰盒价差更大,从普通杂木卖价100至400元,用到黑檀木金丝楠木玉石、玛瑙等材质售价更高,甚至可轻松卖到5位数

根据上游新闻报导,为何银行会以「墓地贷」作为噱头来获客?关键就是看准殡葬市场有利可图。入土为安是中国人丧葬习俗,但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很多大型城市的公墓渐稀缺,部分省分现有墓穴将在5年内用完,数百万「天价墓」更早已不是新闻。还有部分城市公墓已饱和,暂停销售,让大陆网友发出「生买不起房,死买不起墓」的哀叹。

这同时引发监理机关的不满。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 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4月1日也在大陆国新办记者会上痛批「墓地贷」,个别银行打着金融创新旗号,引导民众过度负债,脱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职

从殡葬业者业绩表现也可侧面观察。作为大陆最大殡葬服务提供商福寿园近日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8.93亿元、经营利润率达49%,已超过龙头房企。其中以墓穴销售是支柱性业务,墓穴销售与相关服务收益15.79亿元、占营收比重83.4%;殡仪服务收益2.52亿元、比重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