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抗疫差最后一步
(图/中新社)
《纽约时报》近日回顾1年来武汉封城、清零复工、疫苗生产以及应对近期河北新一轮疫情的大陆官方表现与民间评价。作为自由派媒体,《纽时》报导透出了对威权体制的批判,并不令人意外,但至少透出一个讯息:大陆防疫成绩并无「造假」,尽管不认同其处理方式,但对于这个事实,美媒也是心服口服。
去年初的「武汉危机」是对大陆抗疫举国动员体系的一次锤炼,此后大陆各省市不仅高效防堵住海外输入疫情的数波攻击,还形成了「常态化+精准化」疫情防控模式。以近期最大一波本土疫情河北为例,由于传播链早就在农村地区散开,确诊病例迅速上升,但「拐点」出现在1月15日,当日新增90宗后,就进入持续半个月的下降期,至2月4日起维持多日「零成长」至今。
除了河北外,同样在去年底、今年初出现本土传播的吉林、黑龙江疫情,也按照类似模式相继进入「可防可控」的下降期、清零期。尽管过程中时而出现当地社区应急服务跟不上、生活物资短缺等问题,但总体看属于个别现象,且都在较快时间内得到解决,这说明大陆各级官方对民意诉求的反馈机制同样存在。
时近中国农历新年,大陆官方自上而下倡议民众减少返乡,获得了不少城市中产阶层家庭的响应,就地过年蔚然成风。同时,大陆国家卫健委和地方政府亦出台政策要求凭阴性检测结果作为「返乡通行码」,但在充足筛检能力保障下,一二线城市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外地「打工仔」、农民工也基本能预约上检测、顺利返乡过年。换言之,今年大陆「春运」规模虽不可避免缩减,但却保证了安全有序的人员流动,至今未出现因返乡造成疫情传播的案例。
由此可见,《纽时》对大陆抗疫成果的基本认同,是有凭有据的,至于《纽时》基于固有意识形态做出的价值批判,在大陆普通民众看来未免有几分荒谬无聊。毕竟自去年4月之后,全中国十几亿人中的绝大部分民众,在并没有牺牲太多个人自由的情况下,还是过着「如常」的生活,他们在大陆疫情与仍难以平息的海外疫情中,反而更加增强了对大陆自身制度的自信。
主流民意的支持和配合,是大陆官方抗疫走向胜利的坚实后盾,这一点却是海外舆论忽视或故意不提及的关键。大陆各省目前已经完全具备了及时发现新疫情、快速展开普筛、精准切断传播链的能力,现在就差6至7成的疫苗接种率了。2月6日,第2款陆制科兴疫苗被大陆官方批准附条件上市,而第3款康希诺疫苗的三期试验数据发布在即,可以预计不久后,大陆将出现国药、科兴、康希诺3款国产疫苗同时大规模施打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