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用看的综艺节目!《森林小屋》听苏志燮吃东西超疗愈
文/钟乐伟
一心多用、急着吃饭,吃饭时总是边看着手机、买东西多是先买而后想,这都是作为都市人的我们虽然深知不对,但却经常犯下,且久久没能改掉的生活坏习惯。
有「综艺达人」的韩国著名综艺节目PD罗䁐锡,最近便推出了他新制作的综艺节目《森林里的小屋》(숲속의 작은 집)。节目中,他先在济州岛的森林内兴建了两间小屋,里面只有极其简单的家俱,供水、电力也有其限度,暖炉与食材与也得自己安排。其后找来了苏志燮与朴信惠两位韩国艺人,在那两间森林小屋内单独地生活,藉二人在如此与世隔绝且资源缺乏的环境下学会生存,希望能让观众从现实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跳出框框,体会出慢活与简朴生活的意义。
在节目内,摆脱了城市嘈杂的气氛,苏志燮与朴信惠在寂静凄凉的树林里,二人鲜少地重新学习留意自己的声音。由于没有大批摄制队从旁协助或与他们二人聊天,整个节目内大多时间,都是他们二人透过放置在屋内的摄影机,对着镜头自我拍下只有自己存在的影片。
而且,为了强化个人声音的重要性,节目内也刻意把声音集中在所谓的「ASMR」效果(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中文意思为自发性知觉高潮反应),例如好像是苏志燮与朴信惠在吃饭时吞咽的声音、他们打开包装纸时制造出来的声音,与煮食时,煎板上烧着食材时发出的音效,都是我们以往因为生活环境太嘈杂,而忽略了原来自己曾经产生过,并且存在在我们身边的声音。
此外,因为周遭都是四下无人的环境,在屋内他们只会集中听到自然环境里,不远之处传来的水溪声、淅淅沥沥的下雨声、刮起大风时的风声与傍晚雀鸟吱吱喳喳叫着不停的鸟声等等,这全都是在城市里难以听到的声音。
除了声音,节目里另一个更令我们反思生活背后意义的地方,就是透过离开城市中心,走进远离繁嚣的乡村生活时,可以使我们获得珍贵沉静下来的时光,一方面可以重新找回活着的本质价值,并且也能训练我们重拾原有身体的感观反应。
其实这种以放下城市拥有的物贸生活与包袱,逃走回归简朴大自然的韩国综艺节目,《森林小屋》不是第一次的尝试,早于2008年MBC的特别节目《熊拜岭的人们》里,当时节目制作人也曾让那些生活在都市的人,放下手机走到山岭上生活,学习回归大自然,叫观众反思都市生活背后的种种问题。
后来2012年由MBC制作,一直播放至今的《我是自然人》,也有异曲同工的方向。虽然不是王牌节目,但近来这个节目的收视也能维持在7%左右,证明一直有不少观众,对摆脱繁杂的都市生活,希望回到自然环境生活抱有一定兴趣。
KBS的另一节目《想在那岛上生活》也选择了远在韩国外海的加波岛与飞扬岛上取景,以探索在偏远地方生活,虽然有其不便之处,但同时与朋友们一起分享一顿饭,并把大自然当作朋友的生活方式,能够给予我们反思,其实人生是可以存在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活在当下科技资讯泛滥的年代,我们一切的生活,不论愿意与否,都不能摆脱与外界的联系。任何人今天手中无时无刻都拿着自己的手机,透过社交网络平台与聊天应用程式,与朋友紧密地连系一起。因而,在这种高度联系的社会里,忽然间断绝外界,当中产生的不安感,正是今日社会我们反过来被科技控制生活习性的地方。
而且,透过网络,纵然我们生活上增加了与别人的连结,但接触频繁却没有使我们与朋友真心对话的空间相应增加,反而联络越趋片面化,变相令我们对自己形象的认知,也越来越模糊。
所以,看着《森林里的小屋》时,想着有些时候,真的想干脆放下身边烦扰着生活的一切东西,选择逃到在乡郊或山岭上留宿几天,或到一些不能通电话的偏远大自然,慢慢地感受生活原有的味道。虽然是不方便,也会带来另一些麻烦,但正是那种疏远感,才能使我们重新学会生活当中,最简单又原始的快乐感觉,究竟是什么。
(以上图片皆由爱奇艺提供、翻摄自森林里的小屋官网)
本文由钟乐伟【《森林里小屋》:治愈心灵的韩国综艺节目】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