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分析防家暴?基层社工打脸批无用:不如加强宣导

记者陈家祥/台北报导

台北市社会局15日举行记者会公布「家暴地图」,透过大数据资料分析,开发「家暴通报地图」与「亲密关系暴力风险模型」,有效掌握家暴案件的发生与后续的应对措施。但「家暴地图」是否真有帮助?一线社工认为,顶多能找出人力配置的方式,「但也仅限家暴中心内部的人力调度」,对于民众助益不大;社工更表示,与其公布这样的地图,还不如加强宣导「家暴不是家事,是犯罪」。

家庭暴力防治法公布实施20年,但台湾民众「家丑不外扬」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家暴的防治仍难以完全落实。为了有效掌握家暴事件,台北市政府社会局结合大数据分析整理过去海量的家暴案件资料,以里为单位绘制成简单易懂的「家暴案件地图」,有效分配稀少的社工资源。但有社工认为,这样的方式对于工作上的效益不大,家暴事件的通报与否牵涉到很多因素,除了受害者心态外,地域性人口密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家暴地图。(图/台北市政府社会局提供)

该社工表示,第一眼看到这个地图,其上代表家暴案件多的深色区块,也有可能是因为人口密度高,或着是在比较容易报案区域,「例如家户之间相邻距离近,吵得太大声就算自己不报警,邻居也会报;但是看看郊区地方,除了人口数少之外,家户之间相隔远,帮忙报案求助的可能也较低。」

此外,家暴还牵涉到家庭观念。假设是在一个观念保守的家户,家暴事件发生后,因着台湾人「家丑不外扬的」传统观念,通常就会用亲友力量劝说,或是私下关心但不介入的方式取代报警,「这种类型就不会显示在地图上面」;根据社工经验,此「家暴案件地图」深色区代表家暴案件多,但相对来说也代表该区域的民众求助意识高,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或是宣导得比较好,「所以不代表那些地方就一定需要投注更多的资源。」

而社会局认为此数据可以「最准确」预测、预防家暴再犯,社工也反驳,家暴案件再犯率高低也与地域性无关,社工和警政不可能是以这个地图判断哪些案件要长时间关注,避免再犯,「这一定是case by case,个别关注的」;社工补充,严重的家暴案件不一定会集中发生在那些地区,「只能说人多的地方机率就高,但不是人少的地方就不会。」

社工坦言,追根究柢,政府在家暴案件的处理上,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力不足。家暴案件是一种「犯罪」,是一个社会常态;家暴与性侵不同,性侵害案件的嫌犯通常会倾向选择熟悉、安全的地方再犯,「但家暴不是,家暴不一定要在家里发生,在外面喝酒喝一喝就可以打起来。」

社工认为,与其公布这样的地图,还不如加强宣导「家暴不是家事,是犯罪」,呼吁民众多关怀身边的邻居、亲友,不要再把这当最隐讳、不可谈论事情,也不要害怕介入停止隔壁户的冲突,帮忙打个电话报警、按个门铃之类的都是可以有效中断冲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