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不过楼市墨菲定律? 广州高学历群体买房真相
本站房产报道 3月17日深夜,广州一纸“史上最严限购令”,搅浑了星期五的微信群。周末48小时里,“买房”作为关键词,在小编的朋友圈里至少出现了114次,“谈房色变”成为全民现象。
心理学有个著名论断叫做“墨菲定律”,意思是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即将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成真。而经济学则有种信用风险称为“挤兑现象”,简单说就是当大量银行客户因为金融危机的恐慌或者相关影响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就会出现银行储备不足以支付,导致危机“一语成谶”。
楼市墨菲定律下 靠不买止住房价为何行不通?
如果要总结出楼市的墨菲定律,大概就是当大量市民担心房价上涨,并因此积极出手买房,需求激增,就会导致房价上涨成为客观事实,从而进一步抬高置业门槛。这种观点通常被用来作为对楼市“羊群效应”的指责,认为避免买家恐慌,停住需求一端的脚步,才能按下楼市降温的阀门。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为什么这种解释听起来不无道理,但却难以实现呢?
因为对于买房,“从众”其实是寻求群体认同,摊薄风险的行为。大家都愿意相信,占据主流的一方,为巩固既得利益,可以发动更强大的力量去撑住房价持续走高。既然这群人不会让房价跌,那么如果想从中分得一杯羹,只能加入其中,得到集体的“庇护”。而站在对立面,或许只能成为炮灰。
中国楼市的尴尬,可能就在于严谨的经济学原理已经无法对其进行解释,反而是心理博弈的战术屡试不爽。北京高材生买不起房的情况,似乎也从侧面反映出理智在房价面前的溃败。网友吐槽:“连清华北大都买不起学位房,那还买学位房干嘛呢?”而在这种吊诡的氛围笼罩下,活在广州的高学历群体——这批被认为更具备购房能力的人,展示出的又是一幅怎样的众生相?
终于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小张毕业于广州某985名校,热爱旅行,年轻时更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模样。但在追寻理想受挫的1年后,他选择听从家人的安排到稳定的单位工作。自此好像推倒了余生的第1块多米诺骨牌,买房、结婚、生子,环环相扣,开始一眼看穿未来20年的生活。
在2016年广州楼市冲击高位的时候,他正为寻找合适的市区二手房忙得焦头烂额。从天河看到海珠,到最后选择老黄埔,“看房”成为他的年度词条。庆幸的是,虽然在房价面前节节败退屡屡妥协,但总算在30岁之前如愿成为“房奴”。
他忍不出自我调侃:“终于还是变成自己年轻时讨厌的那种人。”说完他又补充道:“不过这么说可能太矫情了,好像得了便宜还卖乖,或许我只是不再讨厌年轻时讨厌的那种人罢了。”
30岁不结婚不买房我错了吗?
阿秋供职于广州某知名杂志,写得了文章,玩得转摄影,对咖啡文化颇有研究。她在海珠1个人住在租来的两居室里,去年开始养了1条流浪狗。因为房子布置得非常精致,文青气息浓厚,她还多次被媒体采访,成为“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这种生活态度的代表。
在朋友看来,她活出了现代独立女性该有的姿态。“反正我们单位,结了婚的也离了,大龄剩女没什么压力。”但她也承认,平时邻居有些闲言闲语:“单身女子独居,经常不用出门上班,也不知道在干嘛?”听得多,阿秋也开始焦虑,30岁不结婚不买房难道就错了吗?
她原本认为,这不过是个人选择,冷暖自知,外人难置可否。但现在,她开始变得慎重,因为这样再过几年,到时候后悔,房价这么涨,可能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而所谓自由,不仅是想怎么过就怎么过,更应该是想改变时也能改变。
不炒房只靠打工不可能翻身?
大四拿到不错的offer后,陈哲当了2年工程师。此后,他拒绝了老东家50%的加薪,毅然投身于1家待遇不高的创业公司。如果不是因为同年买了人生第1套房,故事可能会向更励志的方向发展。
2013年,陈哲在萝岗买了套76㎡的地铁旁单位,总价80多万,由于属于商业性质,交完5成首付后,月供约4千,每个月工资还完房贷只够负担基本生活。去年收楼后,他考虑到当时拿不出来布置软装的钱,只能以2200元/月的标准吉屋出租,自己另外在更靠近市区的地段租房。现在,这套房子市值接近翻倍,但他至今没住过1天。
因为买房不敢贸然辞职,但不辞职短期内收入又难以有明显的增长,如何提高生活品质,似乎走进“死胡同”。
2016年广州楼市急速升温,陈哲开始陆续收到银行电话,表示可以为其提供贷款,面对暴涨的房价,他开始考虑是否应该利用杠杆再买1套投资,否则靠打工永远看不到出头天。困于房贷的人,试图通过继续买博得转机,“成也买房,败也买房”。
那个被限购政策刷屏的周末,陈哲在结束连续40个小时的工作后,终于舒了口气。可能对于有的人来说,置业门槛提高,真的买不起,彻底放弃了,反而是一种暂时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