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岸驻地艺术家创作23日都兰登场 阿米斯音乐节同步开唱
▲▼「阿米斯音乐节」是台湾第⼀个以原住民文化为主的独立音乐节,内容展现原住民文化多元面貌。(图/东管处提供,下同)
东管处「2019东海岸大地艺术节」艺术家驻地创作作品,将于11月23日星期六下午2时配合阿米斯音乐节开幕,正式在都兰部落传统领域都兰鼻展出,现场并有「艺术家直播导览」、「艺术节回收彩布手作体验」,搭配阿米斯音乐节多元丰富的节目,展现东海岸部落人文最精彩的一面。 这次艺术家驻地创作邀请都兰部落的艺术家希巨・苏飞、长年居住在都兰部落的文史工作者蔡政良、来自美国柏克莱大学音乐系长期从事音乐与阿美族文化研究的施永德(DJ Hatfield),共同创作一件结合漂流木装置及影像、音乐的作品,呈现部落文化根基及如潮骚般的日常生活,作为「阿米斯音乐节」的主题意象。
三位艺术家以「Masi’ac」这个形容涨退潮交替时刻的阿美族语作为创作的核心命题,在「Masi’ac」这个水流又强又乱时候,生活在潮间带的生物必须趁着这短暂的交替时刻觅食、求偶,这正是生活在东海岸的部落族人「Micekiw(采集贝类海菜)」和「Tafokod(撒网捕鱼)」的最佳时机,渔获最多最丰富,但也是水流强乱最危险的时刻。因此「Masi’ac」象征着一种充满机会危险的生存状态,也是海洋民族面对海洋的流动、循环、毁灭、不定形、包容各种差异等特质的生存美学。
三位艺术家各自以不同媒材和观点诠释「Masi’ac」,既是各自独立的作品,也互相对话交织成一个多重隐喻的系列,深刻呼应本年度东海岸大地艺术节的策展主题「潮骚之歌」,也让来此参与的游客能深刻了解大地艺术作品与在地文化部落不可分的关系。
▲阿米斯音乐节首次与东管处合作,将场地回归到部落的传统领域—都蘭鼻办理。 「阿米斯音乐节」是台湾第⼀个以原住民文化为主的独立音乐节,由Suming舒米恩率领都蘭部落族人办理,节目内容从传统祭仪、 乐舞、歌谣,到流行音乐、舞蹈、戏剧、餐饮、传统工艺、影像、议题论坛、互动交流等,展现原住民文化在当代发展的多元面貌。今年阿米斯音乐节首次与东管处及东海岸大地艺术节合作,将场地回归到部落的传统领域—都蘭鼻办理。在都兰鼻这个涵盖了在地原民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地点,展现祖灵传承至当代的多元精神面貌,实践文化主体性的发展,意义更加深远。
阿米斯音乐节11月23、24两天的节目,将邀请来自国内外优秀的表演团队,有来自新喀里多尼亚的Lyrik Kanak Gong - JahK – Aïriddim、印尼的Tindoki、菲律宾的DKK、澳洲的Bobby Bununggurr以及来自在地的金曲歌王桑布伊、漂流出口、阿洛x南岛朋友们等表演者,节目内容精采不容错过,欢迎大家一起享受随处可见魅力的独特音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