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森购物陪我一起成长 东森购物购物专家斯容

说到大中华地区的购物专家(主持人),论资历最深的第一人,我想我应该当之无愧的站出来。

从1999年12月21日东森购物在台湾开台成立至今,将近20个年头,我始终坚守岗位,不曾离开过。虽然资历并不能说明一切,但是对我、甚或东森集团来说,却是代表了一个新兴电视台、一个新兴的商业体系,从草创、拼搏、成长、迈向繁荣兴盛,到今天趋于稳定收益,乃至未来转型创新的一段完整历程

不轻易说放弃 我就这么咬着牙待下来了

1999年我加入东森购物时,是参加一个大型的主持人征选活动而雀屏中选的。最有趣的地方是,我当时还是个尚未毕业大学生。那年我大三升大四,对当主持人这件事兴趣勃勃;只是没想到考上的这个「购物专家」,是个必须兼具主持人口条反应和销售专业实力工作

在刚加入东森购物的前几年,我被分配去卖三C和家电用品生冷专业知识和昂贵的价钱,常常让我压力大到夜不成眠。光是背那些艰涩的专业介绍内容,就令很多主持人心生畏惧而被迫放弃这份工作。我犹记得开台那几年,购物专家每年的淘汰率就高达五成!也就是每年不适任而自动离职的购物专家,就有一半以上。可是,我从来不放弃自己,也从来不愿放弃这份工作。除了薪水真的高人一等(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真的很有挑战性,它全然不同于我其他同学毕业后担任的行政助理文书处理等工作。于是乎,我就这么咬着牙待下来了。

也许是有那么一些幸运,在2002到2007那五年,我和东森购物一起见证了台湾经济的荣景,那也是东森购物整体业绩飞跃成长的辉煌岁月。那段日子真的是号称什么都卖得出去!业绩好,我也跟着受到媒体关注,上了很多综艺节目,包括当时最红的「康熙来了」,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2009年2月一则揭露我去韩国整型的新闻,意外地被放大炒作。这件事算不上丑闻,但对当时民风保守的社会来说,在报端上披露一张整型后尚未复原的脸,确实造成不小话题。我很感谢东森集团的王总裁宋湘岚执董、李传伟总经理协助我在从韩国回来的第一时间开了记者会,后来还出了一本描述自己整型心路历程的书,化危机为转机,也再次把我的知名度向上推高。

婉拒电影邀约 我要当电视购物圈的「欧普拉」因为人气爆红,当时有演艺圈的知名导演,想说服我离开购物台,转行去拍电影无法取舍的我,只好硬着头皮请长官帮我征询王总裁的意见。万万让我无法想到的是,对我而言向来高高在上的王总裁,竟然说要当面接见我!!那是我与王总裁第一次面对面恳谈。总裁非常地亲切,就像问候兄弟姊妹一样关心我的状况。我记得总裁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拍电影,妳最多拍个两三部,以后可能就没下文了;可是当购物专家,妳可以做到50、60岁,这在国外都有前例可循。」他又说:「拍电影能够红几年?购物专家可是越老越吃香 !」于是我听从了王总裁的建议,辞退了电影工作的邀请,也不再向往五光十色的演艺圈。往后的几年,我在购物专家这个工作领域越发认真专注、也越发积极地创造属于我自己的专业形象。我有一个心愿,我想当电视购物圈的「欧普拉」,一个最有话语权影响力女性

销售成功的字典里 没有「幸运」这两个字

随着在东森购物待的时间越长,我对购物节目、商品的掌握度也越发熟练、专业和精准。20个年头下来,可说到了炉火纯青、如鱼得水的状态了。我自己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从1999年12月起,至今我至少累积了约16,000档节目的销 售经验,超过1,000种商品的品项。算一算,我的人生几乎一半的日子都在on节目,未来还将不断继续累积我的销售产值和经验;但我每天还是依旧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档节目的销售准备工作。因为我经历了东森购物的大兴盛时期,也经历过东森购物的业绩停滞期,我从这些宝贵的销售经验中得知,销售成功的字典里,没有「幸运」这两个字,只有万全的准备和专业的态度,才能让客户买单

我的人生,就像是东森购物里一部购物教科书缩影。能有这一切宝贵的经历,都是东森集团的王令麟总裁和东森购物赐予给我的,我在这里由衷地表达,谢谢总裁!谢谢东森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