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岸和平协议」是马英九非做不可的政见?

吕礼诗

大选落幕了,选战间的喧扰都已成为过去,但其间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即是约莫3个月前,原本平淡无奇的「黄金十年,国家愿景记者会,何以马英九总统意外丢出了「两岸和平协议」的震撼弹?!当下的国内政坛一阵错愕,连素有「智多星」称号的民进党秘书长吴乃仁都对外表示:「真的不知道为何马总统主动提和平协议,背后动机为何?能想到唯一的理由,是蓝营『头壳坏去』!」;而当时正在天津举行第七次「江陈会」陪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夫妇参访的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被问到相关话题时,意外的仅能以「先经济、后政治」的惯常基调冷处理」。

政坛与报端猜测,「两岸和平协议」是马阵营选战操盘手金溥聪的精心设计,且因此举将「九二共识」包装成经济议题,成为最后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容或如此,然若跳脱选战策略的算计,以国家发展的眼光盱衡「两岸和平协议」,似乎存在不得不为的必要性。

回顾马总统任期中所历经的七次「江陈会」,在与对岸交手过程中签订了17项协议,其间的甘苦想必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对岸将在今年的10月间进行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换届,并于明年3月进行国家领导人的嬗递等权力移转,接任的领导们对台政策的取向或许可由其从政以来的经历或拔擢的过程中捕捉到些许的蛛丝马迹,但是在政治运作的现实国际强权的扞格下,又会为两岸的情势投下多少难以预料的变数,实在难以想像

国内悲观的消息也不少,以举国之力投资的「两兆双星」TFT-LCD、DRAM与LED、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微利化后造成的产业困境与苦劳经济尚在恶性循环,「产业创新条例」使M型社会现象雪上加霜,资本利得税的立法进度亦不如预期,另当年「人人可进大学」的教改理想如今却演变为「供过于求」的惨况,加上社会对于兵役制度向「募兵制」转型的期待而可能对政府预算造成排挤效应与少子化趋势的推波助澜,实在令人头痛

然而解决上述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一蹴可几的,马政府企图藉「两岸和平协议」的提出,维持两岸的和缓形势与ECFA所营造互利气氛,减少军事投资与募兵并行造成的预算冲击,透过陆客来台观光所提升的就业人口与观光收益,争取产业转型的可能,并开放陆生来台就读大学,进行「十二年国教」与「高等教育退场机制」等教育制度的改革。然此种种,如果仅凭恃着对岸一时或一人的「善意」,而缺乏「制度性」的保障,似乎过于乐观。

马总统在选战中,错失了说明「两岸和平协议」其背后所蕴含的军事压力骤减下国防向募兵与精兵转型的考量,进而在预算的余裕中透过「教育」与「经济」的投资,换取产业结构由目前的「代工」向「创新」转型的政治制度化设计,以致于无论「两岸和平协议」的「架构」立意如何、「前提」是否满足、「原则」能否坚持、「确保」可否长久,此「十大保证」在民进党的污名化与「公投」的制约下而不可得,着实令人扼腕。

选举中蓝、绿、橘各政党间的裂痕尚待抚平,且外在的国际情势在欧债危机的持续延烧与美中强权的东亚争霸而诡谲多变。大选虽然结束,然而选民一张张选票所堆砌的不是马英九个人历史评价的追求,而是全民对于国家未来价值的塑造与愿景的想像;人民的眼睛是雪亮与现实的,一昧的「自我感觉良好」,将在4年后以政党轮替作为代价。马英九应即站回国家的高度,以总统的视野,凝聚朝野的共识,用行动展现魄力,透过「两岸和平协议」所创造的「和平红利」,再造台湾的「经济奇迹」!

●作者吕礼诗,北市,部落客与自由撰稿者。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