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 與會專家曝一度以為遭下毒
卫福部次长王必胜上午出席行政院院会。记者潘俊宏/摄影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酿2死,今天预计解剖厘清死因;卫福部昨晚召开专案会议,邀请照顾病人的医师代表,以及疾管署、食药署等待参与讨论,相关个案累积11例。与会专家表示,推测是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中毒,并且还原当时个案照顾状况。
相关个案累积12例,包含2人死亡。卫福部次长王必胜表示,根据疫调显示这些个案都是在3月19日至22日间去宝林茶室用餐,并食用粿条或河粉;此为严重少见的案例,希望能尽速厘清原因。
个案中第一例死亡的为39岁吕姓男子,24日抢救不治。与会专家还原当时状况,一开始在急诊虽有急救成功,但后来在加护病房几小时后就因为器官衰竭过世。推断为呼吸毒素米酵菌酸,只要1毫克就会致命,且也没有解毒剂,只能做积极治疗,如血浆置换术、处理抗凝血功能障碍、输入大量血浆;然而,最终结果仍待相关检验化验结果确认。
另有一名40多岁吴姓女子仍在加护病房治疗,当时由重症科医师收治该患者,并且发现跟先前吕男症状类似,因此才机警咨询毒物科,一度以为是遭到下毒。后续分析推测并不像化学毒,因为这些个案的肝指数都非常高,从几千到一、两万都有,有急性肝衰竭的表现,比较像细菌滋生毒素造成,跟诺罗病毒造成的拉肚子不一样。
马偕医院急诊毒物科主任苏昱彰表示,Burkholderia gladioli氏菌, 是一种喜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一种植物病原菌,也可能对人类造成伺机性感染,亦可以与植物和真菌共生,存在于土壤、水、植物根茎及多种动物体内。
苏昱彰说,Burkholderia gladioli氏菌产生的毒素为「呼吸毒素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食用后可引起人类中毒,并有致命危险。细菌会在温暖气温和真菌生物的存在下繁衍生息,因此食品发酵过程较容易发生。但是这类中毒罕见,以前在中国大陆广东有发生过类似事情,全世界相关研究显少。
苏昱彰表示,米酵菌酸会干扰细胞能量的产生,进而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中毒的最初症状包括疲劳、头晕无力、胃痛、呕吐、严重腹泻和出汗,意识改变,可能有低血糖 ; 严重者可能导致肝衰竭、肾损伤和昏迷。死亡率为40%至100%,出现最初征兆和症状后一天内可能就会因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民众要预防此类中毒的较好方法是尽量吃新鲜的食材,避免食用过期食品,并注意食物的保存,特别是在炎热的气候里。
卫福部昨晚针对「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召开专案会议。图/取自王必胜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