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少年来了》,从看守停尸间的15岁少年东浩说起...

文/彭绍宇

《少年来了》(소년이 온다)为韩国作家韩江(한강)以1980年光州事件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不但斩获国内外文学奖肯定,也成为2017年美国Amazon书店百大选书。曾以《素食者》(채식주의자)获得2016年英国曼布克奖,韩江是韩国文坛最具国际间瞩目的创作者,也是极有可能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南韩作家。她的故乡光州,正是《少年来了》所有痛苦与杀戮的发生地,作者以浓郁的黑色笔触,还原光州事件当中人们悲剧,也反映不同时代底下全人类的大命运。

▲《少年来了》讲述南韩光州事件的小人物故事。(图/翻摄自漫游者文化脸书

2018年1月的某个深夜,我翻开了这本书,循着文字走入那六位主角的世界,38年前5月的光州是暴雨前的宁静,尽管后来的故事都已知道,在读这本小说时,却并非带着全知的高度来俯瞰这一切的发生,仿佛是碰巧在路上与他们相会的行人,却因为好奇而不停跟随着,接着亲眼目睹他们的种种遭遇,冷峻地、带点距离地从旁观到身历其境,一天二天……一周二周……五年十年……那一年带给他们肉身、心灵、对国家的信仰与周遭无数如你如我般平凡人们的变化,至今依然不可逆的进行。

一页随着一页踽踽走过,不知不觉已过午夜,我却顿时听见那群少年少女拿着尚不熟练的枪,高喊不退缩的嗓音,看见大礼堂里那用国旗包裹着,一个又一个太年轻的生命,即便明白他们最终将走向黑暗,却因那些人内心火烛而目不转睛,忐忑地看着希望明明灭灭。

对死亡曾经不忍直视,对禁忌的噤声避讳,喜怒哀乐在一个人被彻底摧毁后是极其奢侈的,时间轴拉长后万物都缩小了,痛苦亦然难以体会,而38年后的某个深夜,让某个人与他们产生连结,抚着当年的余温、感受渐渐被遗忘的呼吸,或靠近或诘问人类的本质,我想这就是此书带给读者的力量。

(图/翻摄自YouTube漫游者文化)

书中共分为六章以及尾篇的作者自述,分别阐述六位年龄、遭遇、个性各异的人物,彼此生命因光州事件而产生交集,包括看守停尸间的15岁少年东浩、少年的同窗、劫后余生的出版社女编辑、遭刑求凌虐的男大学生、女工与失去儿子的母亲,痛苦在他们身上刻画出六种血淋淋的样貌

每当我们看回那年被称为「民主胜利」的运动,总赞叹光州人牺牲生命勇气,然而小说里的他们或许从没有抱着「必死」的决心,也不认为生命将在那晚戛然而止,抑或不知即便成为幸存者,接下来的日子都得继续被梦魇凌迟

他们很普通,不曾想过被当作英雄纪念,但书中这段「良心,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它」解释一切,因为发觉内心有个地方正在燃烧,因为有种死而无憾的感觉,即便那是错觉,也似乎没有理由不继续错下去,或许就是为什么他们愿意坚持下去的原因。

(图/翻摄自YouTube漫游者文化)

摊开历史长流,其中不乏政治起义与流血革命,成者壮烈败者愚昧,然而这些行动者的本质应是相同的吧,只是后人为他们注下不同解释,简化动机、简化心境也简化他们的苦痛,《少年来了》就像解压缩软体,让真实在读者眼前重新上演,也让读者亲自感受他们的焦虑、担忧、恐惧与勇气。

韩国作家韩江的文字细腻动人,每每直捣人心,用最温柔的笔触,让你直视那些尚未化脓的伤口,残忍的是,当你恐慌地抚摸一坑又一坑过深的弹孔,才惊觉与当事人相比,自己所感受到的痛楚其实根本不足挂齿。

韩江借此书提出对生死的重新理解,以及书写灵魂在人死后,是如何牵绊着肉身,并在尸体腐烂、发臭、燃烧的过程,抱着对加害者满腔的疑问与不解,以及对家人是否存活的感应,从而带出本书的巨大质疑──「人的本质为何?为了让人类不要成为什么,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不只是韩国,我们看向波士尼亚、越南、南京,这些类似的悲剧不停发生,「当尊严与暴力共存,每个地方都有可能是下一个光州」,每个人随时都可能成为一文不值的肉体,这样的游戏谁也玩不起,却谁都逃不过──「如果人类的本质是残忍的,我们只是活在有尊严的错觉里,是吗?」这个疑问我想任何人都不愿轻易回答。

▲《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让国外更多人认识光州事件。(图/车库娱乐提供)

以光州事件为题材改编的作品愈来愈多,无论是电影《正义辩护人》(변호인)、《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택시운전사),或以光州事件为根源所发生的六月抗争事件作品《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这些电影纵然从几个角色为出发点,描述他们如何在这场运动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整体仍是巨观呈现那个年代的历史发展。

然而《少年来了》却是以极微观的视角,书写小人物的血泪,他们不是带头抗议的大学生,也不是勇敢载着外国记者前往当地揭发真相的计程车司机,更非是能影响舆论的记者,因此在本书中你感受不到壮烈的牺牲,也没有人乐观地告诉你只要站出来就能改变一切,甚至你所看见的,反倒是生命至为低贱卑微的渴求,丑陋至极之处不一定能开出鲜花,但那种绝望或许才最贴近真实,事隔多年后的我们再回头看,他们都已然成一幅画,一幅代价高到我们没有本钱再去描绘的画。

▲电影《华丽的假期》也是改编光州事件。(图/车库娱乐提供)

我曾偶然接触一位光州事件的经历者,当年是大学生的他曾亲眼目睹身旁的人葬身国家暴力,我想38年前的他也是一个如书中主角般的平凡少年,但现在他选择离开光州,不再回想当年染上鲜血的家乡,也从记忆中彻底抹去这段记忆。

只是愈想极力遗忘,愈是难以做到吧,对于书中那些死里逃生的人,光州事件绝非只是5月18日那一天,也不仅是军人屠城那血腥的十天,光州事件是1980年后的日日夜夜,回忆在每个脆弱时际趁机吞噬,扒开血肉模糊的伤疤,不给人投降的余地,这是场没有终点的战争,但胜负在那年却早已确定。

少年来了!为了上战场而来了,为了回家而来了,为了改变什么而来了──这本书值得每个人阅读,跨越国界民族历史,我们心中都住着这样一位少年,从来不曾老去。

▼《少年来了》宣传影像。(影片来源:YouTube 漫游者文化)

彭绍宇

1997年出生,政大外交系学生,从娱乐、戏剧、社会与各种观察视角,与你们分享任何不该错过的韩国大小事,现自学韩文中,致力守护心中的小行星。看更多请至部落格【彭绍宇】

想成为韩星爆爆特约写手吗?欢迎投稿报名!►看更多专栏作家请光临【韩粉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