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痛吃胃药越吃越痛?医示警:这时间吃最好

不少人吃了药后,胃部会出现不适,就会靠吃胃药舒缓,但医师表示,应该先找出导致胃痛的可能药物。(示意图/达志影像)

不少人吃了消炎或止痛药后,容易出现胃部不适,因此看诊时会要求医师加开胃药。近日有医师提到,吃完药后出现胃部不舒服时,应该先找出导致胃痛的可能药物,若是吃容易伤胃的药,需饭后服用,并搭配胃药,建议空腹服用,万一吃了胃药还是觉得不舒服,则应该更换胃药种类,否则胃药服用过量,可能会更伤胃。

林智葳医师在脸书粉专提到,当食物经过咀嚼后,在胃里停留约1至2小时,胃部会分泌胃酸与保护性的黏液,用来帮助消化及保护胃壁,不过有些药物会使胃酸分泌过多,有的则是刺激性太强,导致黏液保护机制不足,就会造成吃完药后容易胃痛的问题。

而容易造成服药后胃痛的常见药物,分别有消炎止痛药、抗生素及类固醇,这3大类药物可能引起胃酸分泌过多或减少保护性黏液,患者若出现不适,建议先跟医师讨论,找出导致胃痛的药物,视情况决定是否更换,另外常见的止痛药,例如普拿疼,则较不会有胃痛的副作用。

林智葳医师提醒,类固醇、许多抗生素及消炎止痛药,都容易造成胃痛,建议患者饭后服用,也就是进食后的2小时内,如果还是会感到不舒服,则可以进食完毕后立刻服用,并更换胃药种类,不过药物跟食物并服,可能会使药效大打折扣,建议应事先与医师讨论。

另外,想靠胃药缓解胃部不适,除了制酸剂外,其他舒缓胃痛的药物都建议空腹服用,效果比较好,而空腹的定义,指的是进食前的1小时,或进食后的2小时,而制酸剂可能会干扰其他药物吸收,建议与其他药物分开至少1至2小时再服用。

不少人认为,胃若感到不适就吃胃药缓解,但小心服用过量,反而更伤胃,常见的胃药种类有制酸剂、组织胺抑酸剂及氢质子帮浦抑制剂等,吃太多可能会增加不适感,例如过量的制酸剂,可能会造成胀气(碳酸氢钠)、便秘(铝)、腹泻(镁);氢离子抑制剂则会造成腹泻、头痛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