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催涨 中元猪价每公斤上看91元
俄乌战争推升大宗物资价格,饲料成本应声而涨,农经公司预估,中元节猪肉批发价恐突破91元。图为民众仔细挑选台湾猪肉。(本报资料照片)
端午节连假效应,带动传统市场肉品需求,根据畜产行情资料网统计,猪肉2日全台批发价每公斤84.08元,相较于年初75元上涨12%;农经公司表示,俄乌战争进一步推升原本就高涨大宗物资(黄小玉)价格,饲料成本应声而涨;紧接而来的中元节,是国人猪肉需求最大的节庆之一,农经公司预估,届时批发价恐将突破91元。
自俄乌战争以来,全球粮食价格高涨,根据财经网统计至5月底的数据显示,小麦涨幅27%最多,黄豆、玉米也有14%以及11%的上涨幅度;农经公司指出,国内畜牧产业的饲料以玉米与黄豆为主,占比从65%至85%不等,与去年同期相比,饲料价格已大涨3成,现在猪肉批发价能维持84元,是农委会大量进口加拿大、德国等地的猪肉,才压抑本土猪肉的涨幅,但从畜牧经营角度来看,本土猪肉几乎没有利润可言,在饲养成本增加下,批发价短期很难见到7字头。
粮食、饲料价格高涨,农经公司评估,这波涨势还没来到高峰,理由很简单,俄乌是全球农产品重要出口国,小麦、谷物与玉米两国的出口占比分别为29%、20%与19%,对全球粮食供给真正冲击会落在明年。
原物料进口上涨也将带动其他商品价格,农经公司表示,白肉鸡的批发价每公斤也来到63元的高价,相较于去年同期54元,涨幅更达16%,农历年前的鸡蛋荒,预计要到6、7月才回稳,在粮食、能源价格上涨的趋势下,今年CPI有上探4字头的可能。
农委会畜牧处副处长江文全说,每年端午节至中元节,是猪肉价格最昂贵的时候,而肉猪的生产成本中,以饲料费占比逾6成最高,为了稳定饲料价格,农委会除了将进口黄豆、小麦、玉米的营业税免征延长至9月30日外,也持续办理共同采购,并扩大国产硬质玉米的耕种面积,预估国产玉米可达整体需求的6%。
据农委会统计,今年1至4月已进口逾4万吨冷冻猪肉,相较2021年同期的1万7000公吨、2020年的1万3000余吨高出不少,江文全强调,反映的是去年11月至今年2月之间欧美猪价相对便宜,进口商下订并在今年陆续到货,但随着近期国际猪价大幅回升,进口量仍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