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事使通货膨胀为害更烈

(图/本报系资料照)

乌克兰首都基辅曾经是东斯拉夫民族与文化的共同起源。西元第9到13世纪,名为「基辅罗斯」的国家以此为首都,信仰基督东正教,创立罗斯法典;13世纪以后,被蒙古人在拔都西征时毁灭,基辅罗斯分裂演化出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三个分支民族和语言。数百年后,俄罗斯帝国将旧基辅罗斯的版图和民族统一;1991年苏维埃解体,乌克兰、俄罗斯、白罗斯又分别独立。

前年年底,俄罗斯在联合国大会提案,呼吁立法打击美化纳粹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此举是针对乌克兰境内新纳粹主义团体「亚速营」(Azov Battalion)民兵组织而来。此组织获纳编入乌克兰国民卫队,常与乌东俄罗斯人居多数的自主占领区作战。表决以130票赞成,2票反对,51票弃权而过关。投反对票的是美、乌,大多数欧洲国家与日本则选择弃权。

俄乌发生战事,情况不明,未来不确定,全球的原物料价格剧烈波动。俄国加乌克兰占全球小麦出口的3成,玉米出口的两成,和向日葵油出口的8成,首当其冲。日前芝加哥小麦期货的价格已经来到每英斗1134美元,创14年来新高;其他粮食一样大涨。这些价格的上涨会波及饲料、肉品和鸡蛋,所以未来所有与粮食相关的项目,其价格看起来会继续往上走。

能源是俄国主要的出口和经济来源,是另外一个受影响的项目。英国北海布仑特原油已涨到每桶118美元,创9年新高。德国停止北溪二号油管的批准,加上西方国家对于俄国的经济抵制,使得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大涨,其上涨会衍生到所有中下游行业。

这些事都使得原已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雪上加霜。新冠疫情及后续需求复苏所造成的美国塞港现象,到现在还存在。在陆路方面,中国大陆通欧洲的中欧陆路运输管道在新冠后运量激增,但受俄乌战事严重影响,商品需要改走海运。

3月10日,美国将公布2月的通货膨胀数字。美国元月通货膨胀年增率高达7.5%,创下40年来的新高。目前经济学者预测2月的平均值是7.8%,且这些预测模型应该还没有把俄乌战事考虑在内,情况不容乐观。

物价在涨,各行各业都在涨,房价和股价也继续在涨。根据内政部公布的房价所得比,台湾到去年第3季为止,已经连续5季超过9倍,远超过全球公认的合理范围3~6倍。美国的房价也还在持续上涨,纳入通货膨胀项目的房租一样水涨船高。薪资有增加,但是比不上房价升值和通货膨胀,一般百姓受害很深。

不过这些痛苦比起乌克兰人民的遭遇,还是小巫见大巫。在俄乌战争之前,乌克兰就已经处于一个惨烈的状况。这个全世界土壤最肥沃的地方,也是重要工业基地,从1991年独立以后,政治纷争不断,平均每人所得持续下降;依照2021年购买力平价计算,从平均每人1万3000欧元,降到去年的1万300欧元,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同样这段期间,各党各派政治人物利用共产统治解体的经济转型大发其财,财富分配更不平均。依据统计,最富有10%的人财富占全部财富的比例,从1995年的54.9%上升到去年的58.9%,但较贫的50%人口财富占比从6.3%下降到5.7%。这些顶尖10%中的绝大多数都已逃到国外,不受战事影响。

百姓愈清苦,政治或社会上就愈容易制造仇恨,产生极端主义。欧洲不少国家失业率高,本地民众排斥外来移民,造就了新法西斯或新纳粹主义团体的兴起,使人心痛。我们只能祈愿战事早日结束,和平早日降临,让已经冲翻天的原物料等各种价格和缓下来,让一般的民众有喘息的机会,则善莫大焉。

(作者为东吴大学讲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