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已被驯服?

(图/美联社)

7月9日,卓内阁欣喜宣布军公教明年调薪,央行总裁杨金龙对「通膨螺旋」谨慎对答不露口风。但同时间,美国联准会主席鲍尔公开表示,对抗通货膨胀已取得了「小幅」进展,不会等到通膨2%才出手。连7月1日的欧洲央行年会都洋溢着一股战胜了通膨的乐观氛围,美国联准会主席与欧洲央行行长都情不自禁地发表了偏向正面的发言。

那,情况到底如何?通货膨胀真的被驯服了?我不以为然。

欧元区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放缓到2.5%,符合预期,但服务业价格仍高则是最大隐忧。事实上,随着大选年步入下半场,必须承认通货膨胀阴影仍然挥之不去,全球央行步调更是明显开始各行其是,我们真的可以高枕无忧,金融市场告诉我们的一切都是真的?或是后面潜伏的风险其实不容小觑?

全球央行近年来提高利率,目标就是对抗通膨,但现在各国货币政策路线分道扬镳凸显了各国各有盘算:经济不振的欧洲眼见通膨走缓,率先启动降息情有可原,但美国联准会则心知肚明通膨依旧顽强,对降息则是显得裹足不前。对投资人而言,央行利率政策的分歧对应出来的就是最近的金融市场波动起伏。

主因当然是各地经济展望不同。英国维持利率不变,显示对经济前景有信心;日本暗示将进一步升息,为的则是提振日圆;美国对通膨坐立不安,反映出的更多是美国大选的波澜起伏。我看见的是,美元走强和经济势头,随时可能触动新兴市场的汇率波动与债务违约。投资人必须进一步关注美元走势强弱,并对国际贸易互动关系和大宗商品行情转变提高警觉。

另外,全球经济的错综复杂将随着各国政策歧异,让投资人和决策官员进入一片深不可知的水域,如何在经济成长与通膨压力之间取得平衡,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极高的智慧。

不容否认,最近几年,通膨搞得各国央行焦头烂额,但7月以来的美欧央行乐观气氛则低估了前方局势的诡谲难测。单看数据,美国及欧元区的物价上涨率确实从3年前的15%及18%分别降到了现在的2.6%及2.5%,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回到了疫情爆发之前的稳定状态。供应层面因为地缘政治紧张犹然面临着风险,而美欧的民粹主义回归非常可能带来更大的财政井喷和物价压力,自我感觉良好非常可能低估了抗通膨战争其实才刚要开始。

我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看看供应层面的风险。川普赢面愈大,关税提升的风险就愈大,征税及中国的任何报复都将推高进口成本。气候变迁和绿色基建投资增加正在激化大宗商品价格的续保高位。中东战事升级的风险也还笼罩着全球上空。如果利率再次反转只会更痛,最令人糟心的是,现在的政治人物极端热衷于背负庞大债务,所以任何的战争、疫情和商品危机都将代价高昂。

事实上,债券市场已对奢侈的财政政策出现警惕;民粹主义在法国、英国、德国的势如破竹让人恐惧,「川普恐慌」愈来愈有可能成为事实,10年期公债殖利率已蠢蠢欲动,这将让赤字融资的减税计划更有可能实现。

总之,全球通膨加剧的风险仍未被充分认知。我感觉吧,欧洲央行年会的情绪才不正常,明明大家惶惶不安,但金融市场的定价又迷惑的让人兴奋晕眩,搞得好像盘旋不去的通膨已不复存在。但我相信表面的平静无波才是幻象,更有可能的是,这样的情绪标志了一个危险新时代的开始:在即将来到的新时代,央行的表情将会愈来愈严肃,他们的日子注定只会愈来愈艰难。(作者为创投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