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种族歧视 Chrome将禁用黑名单/白名单描述
Chrome 浏览器计划改动程式码,不再使用黑名单、白名单等带有种族歧视字样的说法。(黄慧雯制)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发生,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遭到警察压颈致死的事件后,全球各地线上、线下都开始以「Black Lives Matter」为名,发起抗议或声援运动。继不少音乐串流平台相应后,Google 也开始考量为 Chrome 移除白名单(whitelist)、黑名单(blacklist)这一类带有种族歧视的描述说法,进一步让「佛洛伊德案」带来更为正面的影响力。
外媒报导指出,自 2019 年 9 月开始,Chromium 开放原始码计划(Chromium open source project)就开始推出「种族中立」(racially neutral)的程式码编写原则,提醒开发者要如何避免编写带有种族歧视字眼的程式码或描述。举网路浏览器中常见的黑名单(blacklist)、白名单(whitelist)为例,就建议修成阻止列表(blocklist)以及允许列表(allowlist)。
近日也被发现,或是为声援佛洛伊德案,已经有 Chromium 计划的开发者提交了一些程式码,内容是计划将 components/blacklist 全数替换成 components/blocklist,涉及了超过 2 千处的改动,非常值得纪念。
无独有偶,近日也有美国摄影师提出,摄影器材中常见的「Master」、「Slave」字眼也应该借此机会不要再使用,以免触碰到黑人曾被奴役的历史。在摄影闪光灯中,常以 Master 来标示发出讯号的装置,而 Slave 则是用来指称接收讯号的装置。该摄影师建议使用 transmitter (发送者)、receiver (接收者)这一类更为中性的字眼来描述。
当然上述内容,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原本的使用方法无伤大雅,但也有可能部分较为敏感的人士,会感受到不舒服。到底尺度应该怎么拿捏,考验着各方决策者。然而,若能趁着相关议题被积极讨论的时刻趁势而为,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Apple Maps 以及 Google Maps 都已经将美国华盛顿特区重新命名的Black Lives Matter Plaza 收录 (图为Apple Maps)。(摘自9to5mac)
除了上述内容外,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 D.C.)市长 Muriel Bowser 日前将将白宫外一条街道漆上 Black Lives Matter 字样,并且重新命名为 Black Lives Matter Plaza 。这一项改动已经被 Apple Maps、Google Maps 收录,也可说是本次运动中相当值得纪念的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