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利率进入2字头时代,可你不会因为降息去买房!

好消息好消息,房贷又又又降了!

10月21日央行官方五年期一口气降了25个基点,去到了3.6%

这是自2019年确定采用LPR机制以来的最大降幅。

3.6%低吗?

这要看和谁比?要是和2019年、2020年高位的5.8%甚至6%以上比,那就是低

要是和现在银行批出的房贷相比,那就是高。

比如广州这边,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都不超过2.7%,民生、华润、广发不到2.8%,中工农建四大国有银行在3%,

怎么看,都比3.6%低。而且你细看,招商、民生、广发等还是比公积金贷款2.85%要低的。

这比公积金还要低,这能行吗?肯定不行啊,

这不,看到广州日报报道,多家银行接到了不得低于公积金贷款利率的“窗口指导”

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何对于楼市,强制性的指导那么多?为何就不能一步到位,给打工人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

相反,现实却是挤牙膏地给、一点一点地给,这不搞事情嘛。

要想理解这个问题,就得知道现代国家靠什么运转社会。

现代国家,不管是发达的,还是发展中的,其实都是靠印钞来发展的。

可是如果单单靠印钞就能发展经济的话,津巴布韦早就成为发达国家了。

事实上,告别农业时代的后,现代国家根本就不缺钱。

你去看历史上的朝代,哪个不缺钱?这边地方搞割据,打战需要钱了,那边不是河水泛滥就是天降大旱,去赈灾也得钱。

以前没有央行这个工具,那就只能动用国库,可有几个朝代的国库是有钱的?

现代社会不一样了,真要需要钱了,央行可以直接印钞,当然这是好听一点的说法,直白些的表述是举债。

那么举债举的是什么呢?——四个字:劳动剩余

马克思提出了一个伟大概念:劳动剩余价值,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又提到了另一个概念:资本原始积累。

马克思说资本的积累,都是靠劳动剩余创造出来的。

建国初期的重工业积累,也是农民把一亩田打出的粮食,拿出相当一部分出来。

为啥需要粮食呢?因为那时候缺技术、缺设备,得用这些换做外汇,去进口别人的设备、技术,不然我们纵使有铁矿金山,也只能坐在上面发愁。

你理解了这个,再去看当下房地产的问题。

房地产的本质其实也是劳动剩余创造出来的资本积累。

政府通过控制土地供应,经过开发商、银行等、获取了居民部门的劳动剩余。

更有趣的是,所有人都出了一份力。

开发商说你和丈母娘的距离,只差一套房子。

丈母娘说你和我女儿的距离,也只差一套房。

银行说别看我房贷高,一个人有房才有家啊。

慢慢的,大家都把自己剩余价值贡献给了房价,确却来说不止是现在的剩余价值,还有未来二三十年的剩余价值。

因为这个剩余价值前面还多了一个前缀:加杠杆负债。

这跟建国后是不一样,那时候种出5担粮食,交了两担,起码还有三担,紧紧裤腰带,父母少吃一些,小孩多吃一些,日子还是有盼头的,因为没有加杠杆。

现在居民负债率去到多少了呢?

2024年一季度末的时候,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数据说是64.0%。

比2023年末的63.5%,还上升了0.5个百分点。

如今半年又过去了,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估计又有所增加。

可问题是在《债务危机》一书中,达里奥说居民杠杆率的极限是70%。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剩余的加杠杆空间,真的不大了。

以前债务的空间是怎么打开的呢?两个字:印钞,通过印钞把流量导入到房地产水池。

有人说是股市也是蓄水池,我觉得这两个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第一,明面账上的资金就不是一个级别。

A股所有上市公司加起来的市值,不过才80万亿出头,而楼市至少在400万亿以上。

第二,底层锁定的经济运作不一样。

A股是一种投资的逻辑,楼市则是社会运作的逻辑。

我们最大的两个资本市场其实是债市和楼市。

债市现在是150万亿,楼市是400万亿以上。

这两中间相差的两三百亿的价值,就是劳动剩余创造出来的。

当然不能简单的说所有发债都投入到了楼市,但可以肯定的是,发债最后落到楼市的比重,肯定是最大的。

开发商、银行、丈母娘,以及有形的手,都在引导把劳动剩余的出口,导入到楼市。

那么股市的作用是什么呢?摒弃掉一群搞投资逻辑想带来资本性收入外,对于剩下基础最大的劳动剩余人群来说,就是提供了情绪价值。

你看这段时间的股市表现,所有播放高的视频,底下评论都是吃瓜的欢乐评论。

如此一来,看来咱们大A还是很有用处的,毕竟情绪价值是不能拿金钱来衡量的。

这头是印钞的债市,那头是高涨的楼市,中间的桥梁是劳动剩余,底层设计就出来了。

可是正如前面说的,劳动剩余的空间是有上限的,杠杆不是可以一直加的。

当中间的这个环节没有实现增长的时候,不管前面的印钞发债力度多大,后面的楼市也很难再往上涨。

基于这个角度,你就知道我们到底还有没有买房的空间。

只有劳动剩余的价值空间变大了,才会有买房的可能。

什么叫劳动剩余价值的变大?

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判断标准,就是劳动剩余带来的收入是提高的。

本来你一个部门是四个人,是从早上9点做到晚上六点的工作量,

现在好了,裁掉两个人,让剩余两个人996,做四个人的工作,可还是拿两个人的工资。

这不叫创造劳动剩余价值的空间,而是把劳动价值直接给创没了。

相信我,不会有人会因为降息而去买房,因为大家的劳动剩余的价值在变小。

所以未来房贷利率进一步下降是肯定的,之前我在B站发动态说房贷迎来2字头时代。

现在看来,接下来降到2以内,也不无可能。

而这个问题带来更深刻的印象,就是要防止打工人躺平。

要是中间环节的劳动剩余都不去创造价值了,开发商业绩堪忧,地价就卖不上价格;丈母娘整日忧愁,女儿嫁不出去;银行也在叫苦,主要业务房贷少了就等于收入少了,本就是弱势群体,这还不得一哭二闹三上吊?

——这涉及的是地价(政府收入)、生育以及金融安全。

这三个都是大问题,哪个都不能出错。

那么灵魂拷问来了,都没有错,那是谁的错?

可能答案藏在佳琪语录中:有时候找找自己原因,有没有认真工作?

这里堂主说句大家肯定不愿意听的扎心大实话,躺平肯定是不被允许的,你一躺平全都会乱的。

之前给大家聊过美国、日本面对楼市泡沫的做法,有一个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就是处理债务的窗口时间,到底是要快,还是要慢?因为债务出清的快慢,折射到中间那环,就是躺平不躺平的问题。

文末给大家多聊几句广州的楼市行情。

今年广州楼市行情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豪宅产品火了,二是改善产品也火了。

豪宅自然不用多说,起码上千万,你看最近珠江新城成交了一套4.6亿的房子,创下国内单套房子售价新记录。

改善产品也不便宜,随便都是大几百万起,这不是基数最多的普通人能承受的。

而整个楼市的底层面,肯定是靠最大一群的劳动剩余去创造的。

除去豪宅产品和改善产品,剩下的市场其实还是在下跌的!不、口误了,是还在“筑底”!

我是堂主,希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