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宝岛 开启台湾旧时光

中央市场的一天》在当年则被认为暴露太多市场的脏乱面,而不获播出。(台湾国际纪录影展提供)

近半世纪前拍摄的「芬芳宝岛」系列电视纪录片,以16mm胶卷拍摄,如今将在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重回大众视野。特别的是,本为台语配音旁白的记录片,因当年国语政策,当年影片均以国语播出。此次选映作品《大甲妈祖回娘家》不仅将播出台语数位修复版,也将播出当年被禁播的《中央市场的一天》。

策展人林木材表示,「芬芳宝岛」被认为是台湾重要的「乡土纪录片」,在主流媒体多被党国垄断的当年,「芬芳宝岛」的出现象征着一种回归本土民间影像解放,为纪实影像拓出了一条新道路,具高度文史价值。其中,共有3部数位修复作品,包含《淡水暮色》、《中央市场的一天》及《乌鱼来的时候》,将于影展世界首映,十分可贵。

「芬芳宝岛」系列共约34集,于当时的国营电视台中视播映,首季1975年开播,第二季则于1980年年底播出。内容主要纪录的是台湾各地的民间影像,但在戒严年代,也不乏经官方指导。例如因国语政策,被规定改以国语播出的《大甲妈祖回娘家》与《咚咚响的龙船鼓》。《中央市场的一天》在当年则被认为暴露太多市场的脏乱面,而不获播出。

《大甲妈祖回娘家》及《咚咚响的龙船鼓》能保有台语版本流传至今,也是一段有趣插曲。林木材于《看得见的记忆:二十二部电影里的百年台湾电影史》一书中指出,原来「芬芳宝岛」系列的监制公司,是由制造白兰洗衣粉国联工业公司出资,而白兰洗衣粉一直拥有一批以女性为主组成的广告大队,除下乡推销产品外,也带着台语版本的影片在乡镇巡回,多年后,这批影片被捐入影视中心典藏,才因此留下正宗台语版影片拷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