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突破量子霍尔效应百年体系 涉足三维领域成果登《自然》
▲修发贤课题组主要从事拓扑狄拉克材料的生长、量子调控和新型二维原子晶体的器件研究。(图/研之成理微信公众号)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上海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修发贤课题组实现重大突破,发现了基于外尔轨道的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是自霍尔效应发现的一百多年来,首次涉足三维领域,修发贤课题组的研究推动这一基础学科领域前进了一大步。该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8日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
根据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显示,量子霍尔效应是20世纪以来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至今为止已有4个诺贝尔奖与其直接相关。但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的研究仍停留于二维体系,从未涉足三维领域。
修发贤课题组在拓扑半金属砷化镉纳米片中发现,由外尔轨道形成的新型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的直接证据,迈出了从二维到三维的关键一步。这篇题为《砷化镉中基于外尔轨道的量子霍尔效应》的论文于18日线上发表于《自然》,其中,修发贤是通讯作者,复旦大学物理博士生张成,复旦校友、康乃尔大学博士后张亿和复旦大学物理博士生袁翔为共同第一作者。
菜市场常常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四处拥挤,在导体中运动着的电子也是这样,没有明确的方向和轨迹,在运动的过程中还会使导体发热、产生能量损耗。但井然有序的高速公路就不一样了,汽车在各自的路线行驶,如果电子也能如此,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运动,那么在传输过程中,能量损耗会大大减少。
美国物理学家霍尔早在130多年前就发现,对通电的导体加上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电子的运动轨迹将发生偏转,在导体的纵向方向产生电压,这个电磁现象就是「霍尔效应」。如果将电子限制在二维平面内,在强大的磁场作用下,电子的运动可以在导体边缘做一维运动,变得「守秩序」。
但以往的实验证明,量子霍尔效应只会在二维或者准二维体系中发生。对此,修发贤表示,「比如说这间屋子,除了上表面、下表面,中间还存在一个空间,在天花板或者地面上,电子可以沿着边界线有条不紊的做着规则运动,像是两列在各自轨道上飞奔的火车。」那么,在立体空间中呢?
「我们在砷化镉纳米片中看到这一现象时,非常震惊,三维体系里边怎么会出现量子霍尔效应」修发贤及其团队在2016年第一次用高品质的三维砷化镉纳米片观测到量子霍尔效应的时候,就像看到汽车飞到空中那样又惊又喜。他们的这一发现发表在了《自然•通讯》上。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借鉴了修发贤团队前期已发表的经验,日本和美国也有科学家在同样的体系中观测到了这一效应。但遗憾的是,基于当时的实验结果,实际的电子运动机制并不明确。对此,修发贤课题组想了一个办法,他们利用楔形样品实现可控的厚度变化,「我们把「房子」放歪了,「房子」内部上下表面的距离就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量子霍尔平台出现的磁场,可以用公式推算出量子霍尔台阶。实验发现,电子在其中的运动轨道能量直接受到样品厚度的影响,这说明,随着样品厚度的变化,电子的运动时间也在变,因此,电子在做与样品厚度相关的纵向运动,其隧穿行为被证明了。
修发贤表示,「电子在上表面走一段四分之一圈,穿越到下表面,完成另外一个四分之一圈后,再穿越回上表面,形成半个闭环,这个隧穿行为也是无耗散的,所以可以保证电子在整个回旋运动中仍然是量子化的」。整个轨道就是三维的「外尔轨道」,是砷化镉纳米结构中量子霍尔效应的来源,至此,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的奥秘终于被揭开。
▼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示意动画。(影/澎湃新闻/研究团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