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9月时曾通报鼠疫病例 近年多起疫情跟土拨鼠有关

▲可爱的土拨鼠,竟然是恐怖鼠疫的主要传染源之一!(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陆媒《新京报》报导,内蒙古自治区患者北京被确诊感染「肺鼠疫」的消息持续引发关注。媒体记者查找官方消息后发现:早在今年9月甘肃即曾通报过一起鼠疫病例,患者感染败血型鼠疫后死亡。近年来,多起鼠疫疫情旱獭(土拨鼠)有关

中国疾控中心日前发文指出,目前鼠疫在国内已非常少见,但并非绝迹,近些年一直有零星病例发生。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之前通报的传染病疫情资料,今年1至8月,全国鼠疫病例的发病数与报告数均为零,直至9月时「零」的纪录才被打破。当月全国鼠疫发病数和死亡数均为1。

官方资料显示,此一病例发生在甘肃。据甘肃省卫健委官网消息,今年9月,甘肃省发生鼠疫1例,死亡1例。9月27日,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县报告1例疑似鼠疫病例,29日确认为败血型鼠疫,酒泉市立即启动鼠疫控制预案三级应急回应,疫情得到及时扑灭,10月6日终止鼠疫控制预案三级应急回应。

这次北京确诊鼠疫的患者因何感染,目前尚未得知。据媒体报导,国家卫健委已派出国家级专家赴内蒙古自治区指导当地开展病例溯源工作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媒体记者整理资料资后发现,近年来大陆发生的鼠疫疫情,有多起跟旱獭有关。例如2014年7月时,甘肃省酒泉市肃北县石城乡鱼儿红村一名牧民,在放牧时误入国家判定的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感染败血型鼠疫继发肺鼠疫死亡。

更早之前,2012年9月,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村戈乡村民达某在放牧过程中发现一只死亡旱獭,回帐篷后跟其他村民剥皮食用,感染腺型继发败血型鼠疫死亡。

此外,2010年6月,甘肃酒泉阿克塞县阿克塞公路一名41岁维修工人因在工地捕食旱獭,感染腺鼠疫继发败血型鼠疫死亡。

旱獭,俗称土拨鼠,是鼠疫的主要传染源之一。寄生在染疫动物跳蚤感染鼠疫菌后若再叮咬人类,即可造成人类感染。人在宰杀、剥皮及食肉时若接触染疫动物也可能会感染鼠疫。

今年6月,甘肃省疾控中心发布消息称,在猎捕、贩运、加工储存销售旱獭和其他染疫动物及其制品过程中,透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微创口等途径感染鼠疫的风险极大。

1958至2018年间,甘肃省总共发生人间鼠疫32起,发病71例,死亡44例,80%以上的人间鼠疫就是直接接触旱獭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