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死亡者7成有B肝「1族群」最危险:190万人无自觉
肝脏是沉默的器官,肝病患者常不易察觉,当有症状就医、确诊时经常为时已晚,若透过筛检早期发现,可及早治疗,大幅降低恶化为肝癌的风险。(示意图/ Shutterstock )
肝癌高居国人第二大癌症死因,每年约夺走8000人的生命,死于肝癌的病患中约有7成为B肝带原者,接种B肝疫苗与抗病毒治疗是防治B肝的有效方法,但医师提醒,在B肝疫苗政策启动前的「疫苗断层世代」,目前年纪在37岁以上,估计有190万为B肝带原者,成为肝癌高风险者。
台湾癌症基金会执行长赖基铭教授表示,我国从1986年实施新生儿全面接种B肝疫苗后,疫苗世代的B肝带原率持续降低至0.5%,但肝癌仍高居国人第二大癌症死因,每年约11,000新诊断的肝癌患者,其中约8,000人因此失去生命。死于肝癌的病患中约有7成为B肝带原者。
他表示,疫苗接种与抗病毒治疗都是防治B肝相关肝癌的有效方法,但在B肝疫苗政策启动前的「疫苗断层世代」,目前年纪在37岁以上,估计仍有190万B肝带原者。其中,不少人因未追踪、错失治疗的时机,最后不幸罹患肝癌。
义大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许耀峻表示,越来越多证据显示,B肝病毒导致肝细胞癌化的过程,可能在慢性感染初期就已经开始,因为病毒DNA会嵌合到人体的DNA,破坏病人基因的稳定性、直接致癌,尤其当病毒量愈多、进展成为肝癌的风险愈高。对于B肝带原者来说,若未持续追踪,并于适当的时机介入治疗,慢性B肝患者进展到肝硬化或肝癌的终生风险高达25-40%5。
赖基铭提醒,防治B肝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否为带原者,尤其是疫苗断层世代的族群,更应积极筛检,因肝脏是沉默的器官,慢性肝病者常不易察觉,待有症状就医、确诊时经常为时已晚,若透过筛检早期发现,可及早治疗,可大幅罹患肝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