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路上近千個「方塊標線」令人看不懂 交通局解答了

交通局解释楔形标线是利用路边白色块状标线让驾驶人视觉认为路幅缩减,借此降低行车速度,测试多年肇事率已明显下降。记者宋原彰/摄影

高雄市近千条道路画设长型块状的「楔形标线」,就连高雄车站周边圆环也出现,不过标线用途却让多数人不解,民众认为大型涂料在下雨时易打滑,更有反光、眼花困扰,议员也认为道路更加混乱、应考量其必要性;交通局解释楔形标线是利用路边白色块状标线让驾驶人视觉认为路幅缩减,借此降低行车速度,测试多年肇事率已明显下降。

高市2011年引进日本作法推行楔形标线,多画设在转弯、无号志化路口及需减速地点,目的是利用白色方块标线,让驾驶人在视觉上感受路幅缩减,以降低行车速度,其标线采用新式「排水防滑」材质,抗滑值为65BPN以上,优于一般标线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值50BPN,交通局表示,经统计部分路口肇事率下降达20%。

但目前多数民众仍不了解楔形标线用意,认为汽机车行经时速度依然很快,反而造成看不清标线和眼花情况,更易发生危险,还有人认为白色大型标线反而造成反光,笑说许多赛车游戏上也有许多类似标线,年轻人只会认为是「加速带」快速驶过;议员张汉忠表示,不少市民反应楔形标线有使道路更加混乱的意象,交通局应加强宣导。

交通部去年底增订「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号志设置规则」,将楔型标线正名为「视觉化减速标线」,内容指考量现行减速标线均是横向,且厚度可达0.6公分,车辆经过时容易产生震动,影响行车舒适,「视觉化减速标线」经试办后,利用动态视觉效应营造道路变窄错觉,使驾驶人自动减速的成效良好,因此增订该规定,由各地政府遵循比照。

全市目前已设置超过上百个楔形标线,多数需减速路口或路段皆已画设,交通局表示,路面标线为因应夜间照明,仍会具备一定反光度,但楔形标线经过中央测试试办,反光程度不至于造成民众眼花,其抗滑值基本上也不会随时间下降,因内部抗滑骨材仍有效果,但个别路口可能因条件相异,排水防滑功效有所不同。

交通局解释楔形标线是利用路边白色块状标线让驾驶人视觉认为路幅缩减,借此降低行车速度,测试多年肇事率已明显下降。记者宋原彰/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