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离岸风电关键时刻

图/业者提供

台湾是海洋国家,笔者以推动台湾海洋工程产业为毕生职志,积极参与离岸风电发展至今已近20年,故对近期离岸风电产业所遭逢的困境颇有感触。再生能源开发成果事关台湾企业之国际竞争力,以下提供几点观察与建议,期盼离岸风电发展能挺过逆风、永续发展。

在政策稳健推动下,台湾离岸风电起步虽较欧美晚,却能急起直追,据经济部统计,截至去年已完成283座风机、2.25GW建置量,值得肯定。都说龙年遇水则发,上一个龙年政府公布「风力发电离岸系统示范奖励办法」,正式启动第一阶段离岸风电开发。海洋风场及台电一期分别于2019年、2020年完工并联,验证法规及基础建设可行性,奠定台湾离岸风电发展基础。

为使离岸风电产业更具永续发展性,2018年启动之第二阶段潜力场址开发以产业关联政策为指引,分阶段导入国产化要求,成功创造出亚太绝无仅有的本土供应链,是台湾发展离岸风电的命脉与优势。目前海能、大彰化风场在克服疫情延误后陆续完工,今年也将见到彰芳西岛、中能等计划完工,海龙及台电二期之供应链生产也在积极进行中。

■开发商冻结采购,本土供应链恐断炊

然而,在看似繁盛的背后,供应链重大危机已然浮现。2022年底区块开发3-1期完成选商后,2023年便传出因企业购售电合约(CPPA)谈不下来,巨大财务压力导致开发不得不喊停,许多开发商选择冻结采购作业。笔者获悉供应链消息,3-1期风场实际下单采购的开发商只有一家,等于供应商做完第二阶段计划后订单就断炊,例如高雄兴达海基(与洲巨风电、俊鼎机械组成南方联盟)自中能风场以后已没有任何水下基础订单,本土供应链正面临断链的重大危机!

到底3-1期本土采购在哪里?开发商向来为了如期并网分秒必争,为何现在宁愿冒着巨大的时间成本而迟迟不肯下单?想像恐怕也非开发商愿意。

自疫情搅局、俄乌开战以来,国际原物料价格节节上升,供应链亦面临巨大成本压力与投资风险,例如离岸风机供应商便面临巨额亏损,必须调高报价以求生存。而全球利率上升也使离岸风场融资成本高涨,融资方更趋保守。

■风场开发成本暴增,财源CPPA又谈不拢

两个因素加起来导致全球离岸风场开发成本暴增,英国2023年离岸风电招标竟无人投标,即显示全球开发商正饱受开发成本增加之苦。

区块开发与过去有一个明显不同之处,就是风场不再享有趸购费率支持,需仰赖CPPA来支撑财务。开发成本增加无疑擡升CPPA价格,造成与购电方预期电价产生落差,导致协商陷入僵局。CPPA迟迟谈不拢,代表专案没有收益来源,专案融资怎还走得下去?银行怎敢借钱盖风场?眼看资金快要烧完,可以想像某些开发商不得不暂缓推进专案,甚至暂停所有采购,其后果就是并网期程的延迟。

目前已有多家3-1期开发商(已签订行政契约)提出展延并网的需求,一旦展延,势必对既有并网期程规划产生冲击。据笔者了解,数个3-1期风场都需展延至2028年并网,加上3-2期风场既定并网时间也在2028与2029年,可预见届时港埠码头设施、工作船需求期程全部会撞在一起,产生排挤效应。

不仅基础建设量能被打乱,供应链先经历了可能断链的磨难,又突然面临2028、2029年并网风场的交货潮,如何在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因应订单量的上冲下洗,对于甫建立的供应链绝对是严峻的考验与风险。

综上所述,台湾离岸风电正面临严峻挑战,开发商与供应商都在咬牙力撑。所幸全球离岸风电产业在历经乱流后可预期逐渐回稳,且离岸风电仍是台湾绿电需求最有力的解方。

■政府宜滚动式检讨并评估展延3-2期时程

有鉴于3-1期所面临之挑战与后续开发环环相扣,笔者建议政府考量现况,滚动式检讨并评估适度展延3-2期时程可能性,以务实作法协助解决3-1期挑战,方能为区块开发后续阶段排除路障,创造更健全的开发环境。

笔者见证台湾离岸风电从无到有,历经多次重大挑战,都在政府及产业携手下度过,相信危机也是转机,在此关键时刻,政府宜听取整合产业与公协会意见,及时提供政策支持,相信离岸风电产业必能挺过最艰辛的时刻,开创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