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诗人」李屏宾:我想打造一个更像电影人的电影节
Text/Marie Claire美丽佳人 Photo/Marie Claire美丽佳人
台北电影节的主要精神之一,便是鼓励台湾电影。「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把平台铺好,让它很公平,同时也要有好电影,如果台湾电影不好,那么平台再好也不亮丽。」
「光影诗人」李屏宾在2015年底,因为一通老友倪重华的电话急奔回台,仓促之下,接下台北电影节主席的重责。从一开始稳定军心,筹组咨询委员会,带领几乎停办的台北电影节持续运转,「当时有意见是说要不要停办一年,我当时就说,人世间的事是这样,没有什么停一年停两年这种事,这一停办就不会继续下去了。无论如何不能停,大家把它撑过去,咬着牙都必须做,结果还算顺利平安,今年都办到第二年了。」
身为七届金马奖及柏林影展银熊奖得主,李屏宾早已享誉国际电影圈,但为了每年六月的台北电影节,他四处奔走,推掉许多撞期的工作,只为了专心在电影节的各项沟通及宣传工作。李屏宾打趣到,从1988年开始,因为工作需要「流落」香港十多年,之后举家移民美国。30年来除了拍片工作,经过台北看看母亲,和朋友相聚之外,他待在台湾的时间所剩无几。接下台北电影节主席,反而成为他在台湾停留最久的机会。
「我以前没参加过台北电影节,但接下台北电影节主席,就希望能够让更多的电影工作人员一同参与。一般电影节主席都是制片人,导演或者明星来担任,以我身为摄影师的技术人员身分,能当到电影节主席,有点打破行规,本来就是稀有的事。压力极大,也让我觉得更应该把电影节办好。」李屏宾说,他想打造一个「更像电影人的电影节。」不只让入围者参与,许多电影工作者如灯光、场务等等因为不会被提名,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走进电影节现场,「我希望让这些电影从业人员参与,老朋友和新朋友都欢迎,不只是一个表示,是真的欢迎他们来。」
接任之后,李屏宾取消已经出现瓶颈的主题城市单元,把重点转向国际新导演竞赛,「这个竞赛让全球的新导演带着他们的作品来,站在台北的舞台上,让台湾民众及电影人看到全球各地的年轻人,这一年在想什么。」在资源有限的状态下,李屏宾也动用自己的好人缘,邀来明星及大师们替电影节助阵,去年请来是枝裕和带着《比海还深》来台,今年更大力更邀来金马影后舒淇担任颁奖人。
台北电影节的主要精神之一,便是鼓励台湾电影。「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把平台铺好,让它很公平,同时也要有好电影,如果台湾电影不好,那么平台再好也不亮丽。」近年国片创作力时有消长,李屏宾也说,尽管与华人地区的作品相比,受限于市场环境及资金,台湾电影的条件相对较弱,但文化及创作自由度仍然是台湾电影的强项,他期许台湾的电影人更有信心及创作力,拍出更有台湾风格的作品,「大家都想谈商业,一部电影卖了几十亿,你看过忘了就忘了。但一部片在市场上的表现没那么好,却拍得很动人,有人看了这部片,一生可能就此改变,只要一个人就够了。不一定拍大片才代表成功,我听过也遇过很多这样的故事,这是不断在发生的,不是一个梦。你的作品无形中改变了一个人的生命,这对拍电影的人来说,不是很棒的事吗?」
【本文出处,更多精采内容请上《美丽佳人》官方网站;《美丽佳人》官方粉丝团。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延伸阅读「老天爷选了你做这件事情。」电影监制 李耀华 凤小岳,诚实面对人生与电影 「我对于自己的选择,从不曾后悔过。」邻家男神李帝勋,用实力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