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1号新竹段智慧交控 节省18%时间

新竹县政府办理「大新竹通勤路廊(国道1号新竹路段)智慧交控计划」,荣获交通部智慧运输计划评鉴优等奖。(新竹县政府提供/邱立雅竹县传真)

为缓解通勤尖峰时段新竹县竹北市通往竹科使用国道1号大量车潮,县府继2022年在竹北交流道周边实施智慧号控,后于「新竹县、市整合沟通平台」取得共识,又办理大新竹通勤路廊(国道1号新竹路段)智慧交控计划,去年9月上线后,有效节省18%行车时间,每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1630公吨,此计划近日获得交通部智慧运输计划评鉴优等奖肯定。

竹科扩张带来大量人潮与车潮,也影响竹科与竹北间交通。新竹县、市间3大跨头前溪路廊,包含国道1号、经国桥及兴隆桥,2018年至2024年已陆续针对经国桥及国道1号执行区域智慧交控,并有显著成效。

为进一步疏缓车潮,新竹县府透过新竹县、市整合沟通平台取得共识,推出大新竹通勤路廊(国道1号新竹路段)智慧交控计划,由新竹县主办、新竹市政府及竹科管理局共同合作协办。针对平日上班尖峰时段国道1号新竹路段,包含竹北、新竹95A(公道五路、光复路)、新竹95B(新安路、园区二路)等3处交流道周边道路,建置跨域智慧交控系统改善交通壅塞。

交旅处说明,此次计划针对国道1号新竹路段3处交流道周边36处路口执行智慧号控,在重要路口及路段设置eTag天线、AI车流转向侦测及CCTV监控摄影机,透过收集即时车流大数据,回传交控中心统计分析,再经动态智慧交控系统,将上下游红绿灯采连动方式运作,提升行车效率。

另因应「高铁桥下联络道延伸至竹科工程」完工通车,竹北、竹东部分车流转移利用兴隆桥及高铁桥下道路通勤往返园区,为强化号控连锁及车流管理,县府在第5次「园县市共好高峰会」提案2025年度再办理「大新竹兴隆桥廊带(竹北至园区)智慧交控计划」,获新竹市政府及新竹科学园区管理局支持。

县府目前已争取交通部2025年「智慧运输系统发展建设计划」,将延续区域智慧号控范围扩大至兴隆桥廊带,持续透过大数据车流分析,搭配区域路网动态号志控制策略,提升行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