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县估年底完成国1入竹科竹市端智慧交控 可缩10%行车时间
新竹县在国1竹北交流道办理智慧交控,但新竹市端还未做经常回堵,年底完成竹市端智慧交控,预估可缩短10%的行车时间。(罗浚滨摄)
新竹县政府为疏解竹北通往竹科交通壅塞问题,在自强南路经国桥和国道1号竹北交流道办理智慧交控计划,发现竹北市人口和车辆快速成长,经国桥需办理改善工程外,国1进竹科的新竹市端因还未做智慧交控经常回堵,争取中央补助经费办理智慧交控,年底完成后预估可缩短10%的行车时间。
县府交旅处长陈盈州表示,县府2018年起针对经国桥廊带,运用智慧交控改善交通壅塞,改善初期有效缩短主要路径行车时间约20到30%,但近5年来,新竹县人口增加5.9%、机动车辆持有数更是增加约14.4%,在车流大数据监控分析发现,目前经国桥在晨峰时段的车流量,比2018年增加约18%,智慧交控仅能维持改善前的服务水准,避免交通更加恶化。
县府为此办理「新竹县经国大桥交通改善工程」,增加道路容量及分流,将在南北向各新增1汽车道和1机车道接到新竹市慈云路,同时采立体交叉方式,透过分流走兴隆路,疏解自强南路尖峰时段壅塞情形。
陈盈州指经国桥是争取内政部列入生活圈道路计划,由县府代办规画设计、用地取得作业及完成地方说明会后,由国土管理署执行发包施作。
陈盈州说,从2021年起办理国1竹北交流道周边智慧交控计划,在交流道周边23处号志路口执行区域智慧号控,实施后上午尖峰时段交流道周边主要路径行车时间缩短18到21%,壅塞车流也提早约20到30分钟完成疏解。
不过,在执行竹北交流道智慧交控过程中发现,当国道车流从下游端新竹市、竹科往竹北方向一旦回堵时,就一路堵到竹北,影响竹北交流道南入车流疏解。
为此,县府透过新竹县市整合沟通平台和园县市高峰会达成共识,向中央争取「大新竹通勤路廊(国道1号新竹路段)智慧交控计划」,交通部核定总经费4300万元执行,中央补助3400万元,地方900万元由竹县、竹市及竹科管理局各分摊300万元。
陈盈说,国1新竹市端的智慧交控由新竹县执行,将把新竹市公道五、慈云路、园区新安路和园区二路,纳入整体区域智慧号控范围,预计年底前完工后,主要路径约有缩短10%的行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