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卫院研究「思觉失调症持续使用长效针剂」 再住院风险降13%

▲国家卫生研究院神经及医学研究中心发布跨团队研究成果记者会。(图/记者张乃文摄)

记者张乃文/台北报导

思觉失调症患者在临床实务上常使用口服型抗精神病药物,但每日服用1至4次,即便有其便利性,患者可能容易因不小心或抗拒而停药,造成复发或再住院风险。国家卫生研究院团队针对超过5万名首次住院的思觉失调症患者追踪,研究发现,住院期间接受长效针剂治疗,且避免出院后早期中断用药,相较于接受口服药物的患者,更能降低再住院风险。

国家卫生研究院神经及医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陈为坚与跨机构团队今(9)日召开发布研究成果记者会,目前也已发表在国际期刊《JAMA Network Open》。针对超过5万名首次住院的思觉失调症患者追踪,研究发现,住院期间接受长效针剂治疗,可避免出院后早期中断用药,相较于口服药患者可降低再住院风险。

临床资料分析师陈维提到,思觉失调症患者在临床上使用口服型抗精神病药物,虽有其便利性,仍可能因为一天需服用1至4次,出现抗拒或其他原因而停药,其特性为一周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可能就趋近于零,也造成复发或再住院风险。长效针剂则因是多种技术包裹药物,可让药缓慢在体内释放,因此浓度会缓慢上升、下降。

陈维说明,对于患者而言,因为需稳定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在持续使用药物这件事上也就更为重要,而施打长效针剂型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与口服药相近,加上2周到3个月施打一次即可,可有效避免患者常见的不依医嘱服药问题。

在长效针剂使用后的状况,陈维提到,研究依据患者性别、年份、先前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首次住院年龄、和住院长度等量化分组分析后,与未接受长效针剂的患者相比,持续接受长效针剂者再住院风险可降低12至13%;反之,若接受长效针剂而有早期中断用药者,再住院风险则会提高22至25%。这显示「出院后是否中断用药」也成为其中一项关键因素。

陈维说明,「中断用药」的定义指的是,超过预定施打日1个月后仍未进行施打;「早期」则是在出院后最多只在时限内施打过1次长效针剂。

▲心健司提到,目前长效针剂专款使用率达到82.8%。(图/记者张乃文摄)

国卫院高龄中心吴其炘副研究员级主治医师说,实务上观察到规律治疗是相当困难的,持续吃药的人比例可能不到一半,至于长效针剂的使用,他认为,研究发现愈早使用预后愈佳,且副作用与口服药是一样的,而口服药甚至可能因为患者不愿意规律吃药等因素,间接导致家庭关系的破坏;长效针剂相对可改善这些困境。

卫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长陈亮妤提到,其实临床资料发现,长效针剂施打的中断与否和后续照护系统是有关系的,大部分是在出院前施打,若出院后没有个管师或心卫社工、家属等协助回诊,可能就会有中断的情形。她表示,为此,政府的思觉失调症健保急性后期照护服务计划中,包括医疗团队会针对整个针剂使用追踪,挹注6千万元的经费,而后续心卫社工、照护系统等的支持,还有家属陪伴个案回诊接受评估更是在整个治疗上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

陈亮妤说,为了强化精神医疗照护,2022年起健保总额新增精神科长效针剂药费27亿元专款专用,依据健保申报资料,2023年长效针剂专款的使用率达82.8%,显示国内确实有使用需求。她指出,长效针剂的使用,医病共享决策这件事也尤其重要,双方对长效针剂的了解,减少抗拒,并避免长效针剂使用后的早期中断用药,都能辅助思觉失调症患者降低再住院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