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就双脚变肿、鞋子紧 医提醒:不只肾脏 这器官疾病恐是晚期

一过午后就双脚变肿、鞋子紧,医提醒:不只肾脏,这器官疾病已是晚期。(示意图/Shutterstock)

下肢水肿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心脏衰竭、肾脏疾病、慢性肝病,或是长期蛋白质摄取不够的营养不良等,都是引起下肢水肿的原因。

那么如何察觉下肢有无水肿呢?内湖国泰诊所肠胃科主治医师张睿欣表示,患者会因为平时穿惯的鞋子变得紧绷穿不下,或鞋袜松紧带的勒痕久久不消,而察觉这个症状。通常早上刚起床时水肿的症状最轻微,到了下午或晚上,因为地心引力的缘故,下肢水肿变得更加明显。

判断是否有下肢水肿的方式,可以观察胫骨前的皮肤,如果用手指轻压后放开,压痕没有立即回弹消失,就可能是下肢水肿的表现。

●慢性肝病的下肢水肿与其他临床表现

张睿欣指出,慢性肝病引起的下肢水肿是双侧表现,不会只有单侧下肢水肿,也不会伴随红、肿、热、痛等发炎的现象。一旦发现肝脏疾病引发水肿,大多已经是肝病晚期。例如慢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甚至是晚期肝癌。

这些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症状,像是黄疸(眼白巩膜甚至全身皮肤发黄)、皮肤上有蜘蛛斑、利尿剂难以控制消除的腹水,或肝昏迷等征兆。

●慢性肝病引起下肢水肿的原因

肝脏在人体有个重要的功能,是合成必要的蛋白质,血液中的白蛋白就是肝脏所制造的其中一种蛋白质。当肝脏功能不健全,白蛋白制造不足时,血液中的水分会渗透到人体周边的细胞组织间隙,引起水肿的症状。

另外,慢性肝病合并严重腹水的患者,也会因为腹水造成腹压上升,下肢静脉血流回流受阻,而加重下肢水肿。

(示意图/常春月刊提供)

●如何预防慢性肝病?

张睿欣说明,台湾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原因是病毒性肝炎,包括慢性B型肝炎及慢性C型肝炎。其次还有酒精性肝炎,近年来因为肥胖及代谢异常引起的脂肪性肝病也逐渐增加,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慢性B型及C型肝炎的传染途径是血液及体液。其中慢性B型肝炎最常见的原因是母子的垂直传染,即B型肝炎带原的母亲在分娩前后传染给新生儿,因此,家族中若有B型肝炎带原的母亲或兄弟姊妹,建议接受筛检。要预防感染慢性B型及C型肝炎,就是避免共用刮胡刀、牙刷。另外,接受针灸、刺青、纹眉、穿耳洞、静脉药瘾注射等,如果共用血液污染的针具,也是感染的高危险行为。

预防与治疗酒精性及脂肪性肝病没有特效药,要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饮酒过量。饮食少油、少盐、控制热量摄取,及养成运动的习惯,维持理想体重。

要检测肝脏是否健康,建议到肝胆胃肠科门诊,需要搭配抽血检查肝功能相关指数,以及腹部超音波检查,才能完整评估。

罹患慢性肝病的患者,则建议每三至六个月追踪肝功能指数及腹部超音波检查,并由医师评估是否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是预防慢性肝病并发症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