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吐沙不干净 恐吞塑胶微粒 谭敦慈2招化解
许多人都爱吃海鲜,但很多贝类都含塑胶微粒,该如何处理才能吃得更安心?(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许多人都爱吃海鲜,但很多贝类都含塑胶微粒,该如何处理才能吃得更安心?对此,资深护理师谭敦慈指出,泡蛤蜊时应使用50度温水,有助于其快速吐沙;此外,每2小时更换1次水,能避免蛤蜊将吐出的沙子重新吸回,令清洁过程更彻底。
依《农业部水产试验所》指出,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先前所公布的国内海洋塑胶微粒调查报告显示,海水、自来水、海滩及贝类都含有塑胶微粒。其中,养殖与野生贝类每公克有0.2~5.2个塑胶微粒,又以野生的含量较高。不过,目前尚无相关健康风险评估研究出炉,且贝类富含多元营养成分,仍建议适量食用。
也因此,食用贝类前的清洁步骤很重要。谭敦慈就于《健康好生活》节目中分享,若蛤蜊外壳摸起来不光滑,可先用刷子将其刷洗干净;泡蛤蜊时,可使用50度的温水,有助于加速吐沙,建议将煮沸的水再兑一半的冷水,即为50度。
谭敦慈接着提到,过去有研究发现,蛤蜊泡2小时能排出大约8成的塑胶微粒,但若泡到3小时,比例则会降至6成多。因此,她在处理上,会习惯每2小时更换1次水,且过程中让蛤蜊平铺于架子上,以免吐出的沙子重新吸回,最好使用网子将它整齐排列、不要堆叠,才可以确保清洁完善。
农业部渔业署说明,文蛤含有丰富的铁质及维生素B2,有助调节体内的新陈代谢,维持人体生理机能正常运作的效果,但它的普林含量也相对较高,建议患有痛风的患者应适量摄取为宜。
除了注意文蛤新鲜度外,渔业署提醒,最重要的是确保文蛤是否已完整将沙子排除干净;未吐沙的文蛤只能放置于冷藏温度,文蛤一旦冷冻后则会立即死亡,因此再也无法进行吐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