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发现新细菌 可分解塑胶

大批塑胶垃圾流入海洋,造成环境与生态浩劫,台湾海洋大学研究团队近期发现新细菌株,除能分解塑胶还可去除柴油。(台湾海洋大学提供/张志康基隆传真)

每年全球有多达800万到1200万吨塑胶垃圾流入海洋,严重影响环境生态,台湾海洋大学助理教授何撄宁研究团队近期发现具有分解塑胶及去除柴油能力的新细菌株,后续将探讨分解机制及效率,进一步研究菌株对环境修复及商业潜力。

何撄宁原本的研究方向是开发海废生物圈监测系统,观测黑潮海域生物圈生态情形,并使用第3代高通量定序及化学代谢体等技术鉴定海洋微生物。

近日何撄宁所带领的海洋细菌基因体与环境生物科技研究团队,发现具有分解塑胶及去除柴油能力的新细菌株,且研究成果也在微生物权威国际期刊《Antonie van Leeuwenhoek》发表,将再进一步探讨具体的分解机制与分解效率。

何撄宁表示,未来将全面性研究该菌株的环境修复与商业潜力,期望充分利用独特的生物化学能力,开发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实际应用方式。

何撄宁研究团队从台湾北部海岸的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出新发现的菌株是大洋单胞菌属(Oceanimonas),为一种革兰氏阴性、需要氧气且具有运动能力的细菌,并展现出高度环境适应能力,能够耐受高盐度,在广泛温度和pH条件下也具有良好生长能力。

研究团队指出,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新细菌株能够在120天内分解10-15%聚乙烯(PE),其同属菌株分泌的新型生物界面活性剂能够在2周内去除高达40%柴油,此外,从基因体资料还发现了可以生产聚羟基丁酸酯(PHB)的生合成基因组,这意味着新细菌株除能分解塑胶,还可能生产传统石油塑胶的环保替代品(生物可降解塑胶),十分具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