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郭正亮的「习近平盲点」(雁默)

(示意图/Shutterstock)

郭正亮近日引「日经亚洲」的相关报导表示,习近平任用王沪宁担任国师,将出台一国两制的替代论述。「郭论」简言之,即尽管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仍积极相逼,但北京有自己的步调,并展现战略定力,不会往美国陷阱跳,「对武统台湾一点也不着急」。

原则上,此研判虽有点武断但大致正确,但郭正亮似乎对一国两制的替代论述颇有期待,我猜,其言下之意是认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将会朝向更宽松的论调发展。关于此,颇有斟酌空间,很值得深入探索,而我觉得郭正亮可能有点掉进「习近平盲点」。

习近平盲点,即就算他想做也做不到的事。

我曾说,在美方于台海刻意生波的这几年,维持两岸和平的不是别人,就是习近平。事实上,北京对解决台湾问题本来就不急,中南海知道随着时间的推进,中美实力消长会趋于明朗,一旦进入明确的反转点,再解决台湾问题就事半功倍,对大陆的发展势头也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

只是,此属理性的论点,最美好的预估,但世事从未遵循理性的方向线性发展。

急与不急,不能完全看习近平的个人意志与理性辩证,因为美国人当然知道中国不急,所以才会频频出招让局势产生变数,以扭转颓势。

关于此,郭正亮与熟悉两岸问题的人也都比常人清醒,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就是美方在焦虑中产生的自我实现之预言,论「气长」,美不如中,因此必须积极应对,频频出招,诱使中方出错,自己才有胜机。

当然,中方对此也了然于胸,不愿随美方起舞,展现在外的,即所谓「战略定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围棋概念与美方博弈。

然而,重点是,美方的积极攻势,无可能全无效果,目测可见的效果,即大陆民众的积怨,人们开始对「战略定力」产生怀疑,对此,习近平不能无视人民鲁直的反应,高估社会的耐心,势必要有所作为,在两岸问题上有所推进,才不会遭「战略定力」反噬。

定力要受变数考验,论缓急,台湾问题有三个变数:北京不急,华盛顿急,这是第一个变数;习不急,人民急,这是第二个变数;台湾相对不急,大陆相对急,这是第三个变数。

问题便在于,在三个变数的相互作用下,「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会改变性质,或只是改变「说词」,好让陆方推进统一进程?

既然大家都是明白人,那明人就不说暗话:郭正亮显然不能接受一国两制,因此期待北京在统一方案上理性退让,为和平谈判铺红毯,以消弭美国猴急出招下所可能产生的引战风险。

个人猜测,不知正确与否:郭希望看到的是「法理一国,实质两国」的发展。也就是在一个中国的法理框架下,中华民国可在外交,军事,政治上保持最大程度的自主性,让台湾在国际社会上保持甚至扩增活动空间,简言之就是接近「邦联」的概念。

此外,郭也认识到张亚中的「一中三宪」大陆不会接受,但并没有言明自己心中对法理问题的最佳方案。

我的疑问,白话说,如果统一促成了「实质两国」,那北京是自找麻烦,逻辑是:既然北京不急,何须急着推动一个「实质两国」的统一结果?就算此途径容或能在短期内抵销美方的攻势,但后患无穷,这种统一后的台湾问题将远比香港问题棘手百倍。

而且,此途在台湾恐怕也过不了关,因为「邦联」可迅速被污名化成「附庸国」,一句话就覆盖了构想原初的美意,也将现实主义打入深渊。

再者,既然台湾在中美心中最主要的战略价值是地理位置,北京如何对其人民交代「要统一,解放军就不能进驻台湾」?「要统一,就是要让台湾加入联合国(或其下属组织)」?

三者,如果统一仅是实现名义上的一国,北京如何对其人民交代「要统一,就不能有『台版国安法』」?「要统一,就得让台湾人在民族认同上自外于中国」?

换言之,「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即便会有所调整,也不可能出现接近邦联概念的质变,因为这会让中共遭人民唾弃。

不过,若不是邦联,而是像美国那般的联邦体制,或许有讨论空间。

事实上,一国两制是不是联邦制,台湾内部也讨论很久了,这个问题其实最终也无法理性讨论,因为即便台湾有人提出美国联邦制式的「一国两制」,最终都成了「信任不信任北京」的问题,当问题导向「唯心主义放中间,理性与现实放两边」,那就无解。

说到底,想理性谋求两岸最佳解,双方都得排除各自社会里的激进主义,关于此,大陆勉强还做得到,但台湾做得到吗?

有效遏制台湾社会激进主义的前提是,排除美国的深度介入。这个若做不到,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自主认清现实是不切实际的。就算选民下架了民进党,激进主义的幽灵仍会缠着新领导人不放,而我们最多只会得出另一个马英九,甚至比马还等而下之的庸懦之主。

当然,我们也可将绿营义和团都抛在一旁,理性讨论联邦制的可能,并努力诉诸于广大的台湾人民,但这也有前提,即站在习近平的立场思考论述的可能性,且不能排除在习的处境里也包含了大陆人民的意向,否则会落入「习近平盲点」而不自知。

从现实主义出发,武统与和统其实都是假议题,因为历史斑斑可考,真实的状况往往是「以和相劝」与「以武相逼」齐头并进,才有可能促成统一,我们不妨以「逼统」概述此实况。

联邦制也有很多样态,但就算是最贴合台湾现实的联邦制,要在岛内形成共识的机率也不高,因为美国不会允许两岸以联邦制统一,以致亲美派无论蓝绿,也就不敢吭气。然而,我们可以表列自己想要的联邦制,如国军改为美式州兵(国民警卫队);如废除宪法,但在不抵触大陆宪法的前提下维持现行法律等等,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入两岸政治谈判。

怎么表列都可以,重点是台湾内部要有行动,要有人倡议,社会要愿意讨论,然后才谈得上将大陆的立场纳入检讨,而不是自说自话。行动的主旨是为了和平解决问题,讨论要有效,也才不会偏离主旨。

有效的讨论,不是只有排除台独,还要排除华独(即两个中国论),否则就会碰到「习近平盲点」,因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无论怎么改,都不可能接受台独与华独。愈是有效的讨论与方案,就愈能帮助习近平减少「以武相逼」的压力,并将「以和相劝」放在首位,台湾被逼统的感觉就愈少,和平的可能性就愈大。

想保护中华民国,又避免落入「两个中国」的方法也不是没有,只是亲美畏绿的中国国民党庸懦无能不敢提出而已。而我猜,这方法最终是由北京提出,而不是台湾。

现在的问题是,台湾没人敢表列「台湾方案」,以致坐等大陆提出「台湾方案」。须知,大陆当局一旦定案了自己的台湾方案,接受台湾方面的方案空间就愈小。北京有可能会逼美国推动两岸政治谈判,但不要幻想北京会接受美国介入谈判过程。

台湾要有对美国说不的勇气,才谈得上自主性,也才能得出有意义的两岸政治谈判,否则谈判只是拖时间的幌子,让习近平挺不住「以武相逼」的内部压力。

不要以为习近平定调的政策就不会改变,突然结束「动态清零」就是最现成的例子,而无论怎么解读这个政策转弯,都脱离不了大陆人民的意向。

任何政府都有其「民意压力锅」,若不释放压力就会被压垮,在中国大陆,同样也有大大小小的民意压力锅,而在美国的作妖下,台湾问题已是个愈来愈膨胀的压力,如果我们不主动想出对策释放此压力,习近平的和统政策也不是没有一夜反转的可能。

因此我们要特别留意回避「习近平盲点」,才不至于误判局势,急或不急统,不能只以习近平的个人意志作为指标。不能低估美国狗急跳墙的爆冲力,北京的战略定力也有其临界点,若挺不住而被迫释放压力,缺乏对策的台湾就别怨届时倒大楣。

台湾这边若视谈判为拖时间,那就社会不必思考了,毕竟不想统的借口多得是,不过,一旦进入谈判阶段,就是接近摊牌时刻,拖的后果就是统得更快。怕就怕北京就算抛出了「邦联制」,台湾也不接受,那除了逼人选择武统,还能有什么其他结果?

诚然,大陆也有不少人认为,从经济发展着眼,统一不能急,反正台湾不敢宣布独立,岛屿也跑不掉,等中美国力反转再统不迟。不过,这看似理性的论点其实也脱离了现实,因为美国最怕的不是急统论,而是缓统论,你愈想慢慢来,他就愈逼你慢不下来。

美国为自己争取时间的方式,就是压缩中国的时间,这才是北京正面对的现实,而所谓「战略定力」势必要有灵活性,方能让美方的攻势适得其反,同时释放内部压力,因此统一不能只算经济帐,不会有「准备周全再统」这回事儿。

一切都在动态发展,没有任何人的个人意志能作为行动缓急的绝对指标,就算是习近平,也有他的极限。(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