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后COP28下的中华民国:能源与减碳的困境(陈长文、苏展纬)

为期两周的COP28联合国气候峰会闭幕,近200个国家达成能源转型、摆脱化石燃料的历史性决议,是气候峰会史上首次在决议提到应对暖化元凶之一的化石燃料。(图/ 路透社)

去年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The 28th Meeting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UNFCCC, COP28)在杜拜落幕,与会的联合国会员国将近200个国家达成共识,在决议文内正式写入了「转型脱离」(Transition Away)化石燃料使用的语汇。而本届会议也正式成立「气候损害基金」,协助面临气候风险的开发中国家。截至会议闭幕,多数已开发国家至少发起捐款超过8亿美金。

本届会议最大亮点,是讨论自2015年各国签订《巴黎协定》后,首次进行的「全球盘点」:检视过去8年以来,全球各国在减碳与避免气候风险下做出了多少努力,然而报告结论却是远远落后。因此,含欧盟在内等118国,于COP28初期发布了「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全球承诺」,并写入本届大会的最终决议内,为达到2015年《巴黎协定》之控制全球平均升温在摄氏1.5度,2030年全球再生能源发电量必须提高至少2倍,能源效率提高至少1倍,并在2035年减少碳排量达到2019年碳排量的43%。

另一个亮点是,由法国发起,美、英、韩等国覆议提出《2050三倍核能宣言》,让核能再度成为各国转型期间替代能源的选项。欧洲议会甚至于同年12月12日,正式通过了「发展小型模组化反应炉」核能电厂的议案,为欧盟未来各会员国发展新式小型反应炉(Small Modular Reactors, SMRs)核能电厂,提供正式的法源与财政支持 。这也让核能成为转型脱离化石燃料内的替代选项,纳入了本届大会最终决议。

回到国内,中华民国自诩为进步国家,却在「净零」议题处于尴尬位置。检视经济部提供的数据,2022年能源部门电力来源占比,超过80% 的能源依旧依赖化石燃料(煤炭、天然气);同时,环境资源部资料显示,我国在202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部门所产生的排放量占全体部门将近71%。

虽然三组总统候选人,皆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能源转型的目标: 2030年,再生能源需我国发电量的占比达近30%;然而,我国截至2022年为止,再生能源仅占我国总电力来源的8.3%。能在2024至2030的短短6年间,达成COP28「再生能源占比须达目前的2倍」的目标,已是万幸。

另外,2018年我国《电业法》95条第1项经过公投废除后,已经没有2025年核电厂全部除役的法源。在COP28、欧盟都将核电纳入「转型脱离」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的今日,我国总统参选人赖清德,仍未将执政党「2025非核家园」的目标做出相对应的调整。试问,在没有核能支持下,继续提高燃气发电占比的我国,又何以在2030年以前,达到再生能源两倍的COP28决议,同时逐年完成温室气体排放的减量?

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台湾,每年在全球碳排排行榜都是名列前茅。尤以我国在经过经济高速成长的背后,除了牺牲国内环境保育,同时也牺牲了其他国家的环境作为代价。在COP28呼吁成立「气候损害基金」的当下,我国虽非UNFCCC缔约国,但各参选人是否亦该同时考虑,我国未来又该如何积极地善尽地球公民的责任?检视现行《中华民国宪法》,尚未将「环境权」列入宪法基本人权保护之语,仅在1997年《宪法增修条文》修正,订立第10条第2项,提及经济与科学发展须「兼筹并顾」环境保护。在25年后,气候变迁都已经成为人类存亡危机的今日,这样的文字是否呈现急惊风遇过慢郎中的消极状态?

中华民国很快将迎来第16任总统,笔者在此沉痛呼吁,不管何组人马胜选,都必须重视COP28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在更好的环境下,与地球共荣共存。此亦乃是中华民国之福,台湾人民之福。

(作者陈长文为东吴大学超国界法律问题教授、苏展纬为东吴大学法研所硕士班候选人)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