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评析王沪宁对台工作会议讲话(下)——两岸政府仍有相向而行的机会(洪奇昌)

2023年对台工作会议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新华社)

日本去年12月公布军备扩充计划,预计于2027年国防开支将增加一倍,今年1月美日安全合作扩展到太空,并建立海陆机动部队。韩国去年11月整合太空作战部队,美国太空军在韩国成立司令部,韩国总统尹锡悦更于今年4月底与拜登达成共识,允许美方在韩国派驻核子潜舰,以吓阻北韩,以及吓阻没有明言的中国。菲律宾于今年2月正式允许美军使用4个新的菲国基地,4月双方更举办史上最大规模的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新加坡则早在2000年就与美国签订协议允许美军使用樟宜海军基地,近年从滨海战斗舰、扩大到航母靠港补给。

印太诸国之所以深化与美国的军事安全合作,绝非盲目跟着美国战略利益,更大程度是因为中国所谓斗争、底线行动,激起了相关国家的安全困境,故而强化对中吓阻能力。我们不会将日、韩、菲、新的选择视为挑衅;同样地,台湾基于自身在全球科技供应链、贸易结构、地缘战略位置,必然是美中大国战略的一环。台湾就可能的风险做出相对应的准备,各方也不能将之解读为挑衅。

我们应关注的是,美中台三边乃至于国际社群,如何避免「最坏的想定」成为「自我实现预言」。为此,做好准备是必须的,但克制与风险控管也是必需的。

5月10、11日,美国国安顾问苏利文与中共中央外事委主任王毅,在奥地利就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亚太局势、乌克兰危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多轮讨论。当我们看到北京新闻用「坦诚」一词描述会议时,通常可解读为,各自提出立场、底线,但未有具体成果。

但苏利文与王毅团队能够花两天时间坐下来谈,突出了美、中双方,都有避免因缺乏对话而扩大误解的认识;都有避免对立情势升高的意图。由此我们认为,美中关系进入触底修正的阶段,双方开始降低情绪性的言词,保留对话与回旋的空间。

我们相信,随着美中对抗氛围降温,台海紧张情势也能得到相对的缓和。

即便美国的「竞争、合作、对抗」框架,「对抗」也是排在最后一个顺位。北京所谓的「底线思维」也不必然「鱼死网破」。两岸政府仍有相向而行的机会,若台湾方面能注意到北京对台政策表述的善意,我们希望北京同样能注意到民进党政府两岸政策表述中,所体现的善意与共同基础。

第三、扩大交流、深入调研,中共对台需要补课。

王沪宁特别多提了「要逐步恢复扩大两岸交流,同台湾各阶层人士交朋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对台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两句话体现出,北京意识到自身对于台湾社会民心动向的认识,存有需要更充分补课之处。

笔者曾撰文呼吁陆方,可以「三个更充分」促进两岸善意螺旋,包括「更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更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更充分考虑台湾同胞的利益和感情」。

以美丽岛电子报4月分国政民调为证。

民调显示出,对于中共的负面态度,是超越政党偏好、地域、年龄、学历和两岸关系偏好的。泛绿支持者对中共的态度不待多言,但即便泛蓝民众也有高达60.7%对中共反感,中立民众则有67.2%对中共反感。在地域上,蓝营优势的新北市与台北市,或绿营优势的云嘉南和高屏;在年龄或学历上,20至49岁、大学以上学历者,皆有超过8成2对共产党反感。

交叉分析亦显示,认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民众有83.8%对中共反感。然而,认为两岸关系「最后可能变成、或比较接近『两岸一家亲』」的民众也48.6%对中共反感。更甚者,认为「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的民众,也有59.6%对中共反感。

换言之,台湾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负面印象,绝非特定政党的宣传,或教育,所能导致。简单归责于台湾特定团体,或者不做调适的加大对台宣传投资,皆非「求是」之道;陆方确实需要更充分的调研,才能做出务实的政策调适。

美丽岛电子报4月份国政民调同样显示,台湾社会主流的身分认同是多层次的,但就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选项。高达92.4%受访者自认「是台湾人」,这是台湾的最大公约数。次一层,则有78.2%受访者自认为「是中华民国一分子」。再次一层次,有69.2%受访者认同自己「是华人」。相对之下,自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分子」的就只剩下4.1%受访者持有此一认同。即便概念相对模糊的「中国人」认同,也只28.9%。当民调问及当前两岸政治关系定位时,有高达78.2%受访者认为两岸「是国与国关系」。仅有15.9%受访者认为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交叉分析后,即便泛蓝与中立民众也超过7成认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的关系。

换言之,台湾社会对于中华民国的认同以及对台湾主体性的认同,是主流社会民意。我们注意到王沪宁主席在对台工作会议中所体现的政策氛围。我们欢迎对历史争议存而不论的表述,更期待双方领袖展现且珍惜对方释出的善意,期待两岸官方能以对等且渐进的方式,扩大与台湾各党派包括民进党的交流,扩大与台湾官方各层级官员的交流,促进善意的螺旋。(作者为前海基会董事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