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中华台北的一中同表(张晰)
中华冬奥代表团由掌旗官黄郁婷(中)、何秉睿手持奥会会旗入场。(美联社)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已经隆重开幕了。在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外交抵制」的背景下,台湾对北京冬奥会的态度和反应一直受到舆论的格外关注。
开幕式前一波三折,台湾先是宣布不打算出席本届冬奥会的开幕式。后来改变了先前的决定,又宣布可以出席冬奥会的开幕及闭幕典礼。
开幕式上,台湾代表队如约而至,排在第11位入场,位列日本代表团之后,中国香港代表团之前。男子滑雪选手何秉睿与女子滑冰选手黄郁婷共为掌旗官,以「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的名称入场。
台湾为什么一开始决定拒绝出席冬奥会开幕式?背后的原因值得分析和思考,或许我们能够从中找到改善两岸关系的契机也未可知。
从台湾宣布不参加冬奥开闭幕式的时间链上不难发现背后的因果关系。
1月25日台湾陆委会发表声明表示,台湾的运动员将正常参加北京冬奥会的比赛,但是「不会派遣官员与会」。声明中还呼吁北京不要以政治干预赛事或矮化台湾。 1月26日大陆国台办发言人谈到台湾选手参加冬奥运时,以「中国台北」而不是以台湾所惯常接受的「中华台北」称呼台湾代表队。 1月28日台湾体育署宣布,不派代表出席冬奥会的开闭幕式。
显然,「中国台北」的称呼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导火线」。国台办的发言一出,就即刻引起台湾陆委会的强烈不满并迅速在台湾媒体发酵,引起广泛的负面反应。不管是「蓝营」还是「绿营」都表示这一称呼是矮化台湾,是占台湾便宜,「吃台湾豆腐」。民进党有人更将此曲解为,大陆用「中国台北」的叫法等于将台湾选手变成了「中国台湾」选手。
为什么台湾方面被称作「中国台北」呈现出如此的敏感?大概有政治层面和技术层面两方面的原因。从名称本身来说,「中国」和「台北」这两个名词并列合用是前者修饰后者,表现出一种隶属关系,台湾目前还无法接受这样一种表述。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在冬奥开幕式上, 「中国台北队」可能会与「中国香港队」排列站在一起。而「台湾」在台湾人的心中国际地位远高于香港,和香港不属于一个等级,不能相提并论。
台湾不出席冬奥会开闭幕式的决定显然是对大陆用「中国台北」替代「中华台北」的不满和抗议。不过台湾的宣布看来还比较温和,挑衅性不算强。首先,决定是由台湾的体育署宣布的,而不是由台湾陆委会宣布的,政治意味不浓;决定是基于「防疫」与「航班」的因素,没有使用「抵制」等字眼,所以表面上和政治无关,属于「技术性」的缺席;大陆也使用过「技术性」的手法缺席过2009年在台湾高雄举行的世界运动会开幕式,台湾属于有样学样,你来我往。
为什么对参加国际体育赛事的台湾代表队有「中国台北」和「中华台北」两种称呼?这要追溯到40年前的「洛桑协议」。
1981年国际奥委会和台湾在洛桑签订了「国际奥会与中华台北奥会协议」:台湾正式接纳了Chinese Taipei 的名称作为参加奥运会代表团的名称。也是从那时之后,Chinese Taipei除了被用于国际体育赛事,台湾也用此称呼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世界卫生大会等国际组织和会议,形成一种「奥会模式」或「奥运模式」。
令人遗憾的是「洛桑协议」是用英文签署,未曾想到文件中Chinese Taipei的中文译名随后引起了两岸之间的争执。英语的Chinese既可译为「中国」,也可译为「中华」。大陆将Chinese Taipei翻译为「中国台北」,而台湾翻译为「中华台北」,形成「一中各表」、各取所需的局面,双方为此争论不休。
「洛桑协议」签署时正值蒋经国国民党执政时期,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一直在坚持「一中」,即「中华民国」代表China,而Chinese Taipei可翻译为「中华」台北。这恐怕也是当年台湾方面接纳Chinese Taipei名称的考量和初衷,毕竟中文名称中还保留了原先国名中的精髓部分。
为了解决「中国台北」vs.「中华台北」的争议, 1989年4月6日台湾奥委会和大陆奥委会的代表在香港签署协议,这次用的是中文。相关的协议内容为:「台湾地区体育团队及体育组织赴大陆参加比赛、会议或活动,将按国际奥会有关规定办理。大会(即主办单位)所编印之文件、手册、寄发之信函、制作之名称,以及所做之广播等,凡以中文称台湾地区体育团队及体育组织时,均称之为「中华台北」。」 根据上述内容,使用「中华台北」 的名称可以说是两岸体育界1989年达成的「八九共识」。
从台湾首次使用「中华台北」 的名称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至今已有近40年。遗憾的是,大陆方面对于台湾在奥运会上的称谓并不总是保持一致,往往会根据两岸关系的好坏变化,对名称进行选择性的使用。
在国民党执政时期举行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大陆的官方媒体采用了「中华台北」的名称来称呼台湾参赛队伍。 2016年民进党执政之后,例如在去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大陆官方电视和报纸都不再使用「中华台北」而改用了「中国台北」。
自民进党又一次执政以来,台湾独派团体争取以「台湾」的名义参加国际体育赛事的呼声不绝于耳。台湾民间团体2018年发起「台湾正名公投案」 ,拟打算用「台湾」替代「中华台北」。有1140万人参加投票,最后同意票占45.2%,不同意票占54.8%,公投结果否决了提案,说明大多数台湾人还是愿意使用「中华台北」称号的。
最不愿意使用「中华台北」称号的当属民进党当局。为「台独」而「修宪正名」,全面的「去中国化」是其基本路线。为此民进党不遗余力地将「中国」、「中华」字眼从各个名称中拿掉,换成「台湾」。
仅仅出于反「台独」的角度,大陆就不应放弃「中华台北」的称呼,反而应恢复使用「中华台北」,毕竟这一称呼里还有一个「中」字,还有一个「华」字。而这正是民进党所不乐见。台湾参加奥运从最初「中华民国队」到后来不得不接受的「中华台北队」,两个名称之间显示了文字上的演变脉络,意义上的内在联系,历史上的传承启合,不变的是「中华」。
从政治角度讲, 使用「中华台北」带来的实际效果不会比使用「中国台北」的差。 「中国」、「中华」翻译成英文都是China。不管使用哪个称呼都改变不了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
从文字意义和文化意义上看,「中华」一词显得更博大和丰富。 「中华」的概念古已有之,其意与中国相通,又与华夏相系。古代文献里「中华」不仅指地理层面上的中国全境,还有代表「文化中国」的更深一层意思。近代梁启超先生在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1904 年)一文中,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过详细说明: 「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
从当代实际使用上看,「中华」指的就是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里有「中华」,「中华民国」里也有「中华」。国歌歌词里有「中华」,汉语言中包含「中华」二字的褒义词汇比比皆是。诸如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华大地,振兴中华,爱我中华,等等。
台湾海峡两岸对Chinese Taipei的称呼,没有必要再相互斗嘴各取所需「一中各表」了,是进行 「一中同表」的时候了。两岸同文同种血脉相连,「中华」是连接两岸的脐带。 「中华台北」是两岸1989年达成的「八九共识」,是台湾的选择,也经过大陆的同意,大陆理当遵守。况且以「中华台北」 的名义参加国际体育赛事在台有广泛的民意。使用「中国台北」的名称有违台湾的民意,也伤了反对「台独」、秉持「中华民国」 信念的「蓝营」的心,客观上还等于给民进党「递了刀子」,有点得不偿失。
值得欣慰的是台湾派代表队如约出席了冬奥会的开幕式,北京也遵照「奥会模式」,在开幕式中司仪唱名台湾队时英语用的是Chinese Taipei,汉语用的是「中华台北」。两岸的运动员有机会站在同一个奥运舞台,共同参与世界体育盛会,相互增进两岸同胞亲情,对同为炎黄子孙的中华儿女来说是件幸事。(作者为多伦多圣力嘉学院兼职教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