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餐桌菜贵又缺

韩国餐桌菜贵又缺图╱美联社

买菜买到手抖,不是因为买得太嗨,而是因为贵到付钱的手都发抖。韩国餐桌上必有的泡菜食材价格飙涨到,让韩国家庭主妇每日出门采买时,经常是只能望价格兴叹。

■Consumers at grocery stores are stumped by the price tags.

汉堡没有夹生菜是什么概念?2021年10月底,韩国一颗高丽菜飙到9,600韩元(约新台币220元),不但贵,还买不到,于是长达一周的时间,首尔市的不少汉堡店以「优惠」取代「生菜」的方式,贩售没有生菜的汉堡。

餐桌食材飙涨34.8%

2020年1月疫情爆发以来,韩国人餐桌上的主要食材包括大米、大蒜、洋葱、马铃薯、辣椒、大豆、白菜等,他们统称为是「餐桌价格」上涨了34.8%。

韩国餐桌物价,是根据韩国保健产业振兴院的「国民营养统计」,将韩国人最常食用的食物、对价格变动也最为敏感:白饭、泡菜、大酱汤、煎蛋为依据,将大米、大蒜、洋葱、马铃薯、辣椒、大豆、白菜等的价格予以指数化。

韩国还以此为准与美国、中国大陆的「餐桌」做比较,发现「韩国餐桌物价」至少上涨了3~39倍。不过,美国餐桌的菜单是:起士、汉堡、卷饼、沙拉等,中国大陆的餐桌则是:煎饺、番茄、炒蛋、炖豆腐、炒花椰菜、炒饭等。

这样的比较基础,虽然被韩国学者认为是有问题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天候与疫情双重打击下,韩国的物价飙升的结果,确实是让不少家庭主妇付钱的手都在抖。

韩国农畜产品贸易交易平台的数字显示,2022年2月韩国大蒜价格比2021年同期上涨了36.1%,与疫情前相比则是涨了134.7%,白菜价格也在一年内上涨了21.4%。

价格飙是因为供需失衡,失衡的原因是寒害造成白菜受损,雨害导致大蒜出现病害,产量减少的同时,疫情又加剧了供需失衡的现象,总之各种因素加总下,让韩国的餐桌上的食材价格变得贵又缺。

而农产品价格飙,也导致街头平民小吃,包括炒年糕、海苔饭卷的价格也都涨了4、5%,连泡面也涨了11%,涨到如今再也看不到一杯1,000韩元(约新台币23元)的咖啡了。一般小市民可以用10,000韩元(约230元)饱餐一顿的时代,也成为过去式了。

依据韩国统计庭的数据,疫情以来,外食价格创下了13年以来最高的涨幅,在八个代表性餐饮品中,包括冷面、拌饭等有七项价格上涨,涨幅4.8%~8.1%。

万物齐涨,不是韩国独有的现象,但是,在韩国往往会更为加剧,因为韩国人在食材上,非常、非常强调「国产」,饮食习惯上则又强调「当令」、「身土不二」,什么时候吃什么,很是要求。

无形中,韩国人对进口食品的门槛与要求也比较高,也意味着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廉价原料,不足以成为韩国人的替代品。

泡菜少不了 手抖付钱

而且,对多数韩国人来说,泡菜,即使不用韩国的白菜,也一定要用韩国的辣椒、辣椒酱,不然就不是韩国泡菜了。而韩国泡菜,更是每个家庭必备的「饭馔」。

但是,当一家四口的主妇在超市采买了只够一天吃的食材后,看到超过10万韩元(约新币2,300元)的帐单时,吃惊的表示:「付钱的手都在抖,但是,不管白菜和辣椒有多贵,也不可能不吃泡菜。」

泡菜不能不吃,所以,不管多贵,都要采买相关食材,但是,其他的食材,就只能望价格兴叹,曾有主妇逛了一圈市场后,所有生鲜蔬菜,只买得起豆芽菜,也只因为当时豆芽菜没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