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战爆发 保台论后来居上 弃台论胎死腹中

旧金山和会由于英俄两国的阻挠,中华民国身为主要对日交战国竟未能出席;「旧金山和约」签订后,中日在美国的居间协调下,随即展开缔结双边和约的交涉,图为1952年4月28日,中日和约在台北签字,右为日代表河田烈,左为我当时的外交部长叶公超。(图片取材自《近百年来中日关系图录》一书)

冷战格局下亚太安全体系的建立与「中日和平条约」之缔结(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当美国将对日政策调整为扶植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最忠实友邦、亚洲的反共前线基地以后,如何确保恢复主权地位以后的日本不加入共产势力范围,自然成为美国推动媾和政策时的首要考量。不让苏联插手对日媾和事务,以及不让中共参加金山会议,是美国推动媾和政策的第一步;让「金山和约」与「美日安保条约」挂钩,则是美国对日媾和政策的第二步。

至于转进到台湾的国府,则因被纳入美国的亚太安全体系,得以与「金山和约」接轨。而国府被纳入的过程,与亚太情势的发展以及美国重新调整对台政策,有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盖韩战前的美国对台政策,以1949年8月5日「中美关系白皮书」的发布为起点,可分为两个阶段。

以第一阶段而言,寻求与有潜力的台湾本土领袖维持联系,尝试在台湾推动成立分离政权,摆脱与中国的主权隶属关系,是蒋介石下野,国共和谈又面临破局,美国国务院预测国府即将瓦解,中国将陷入地方势力与中共分地而治,为防止中共染指台湾,期盼与台湾本土势力建立实质关系,成为此刻美国政府对台工作的主要重心。

至于第二阶段,则是美国政府在面对中共政权成立、中华民国政府迁台等重大情势的变迁下,所改采的新对应措施。尤其是当代表军方的「保台论」与代表国务院的「弃台论」,各有立场下,此一阶段的对台政策,形成两派的拉锯战,最终由国务院的「弃台论」胜出。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及国务卿艾奇逊相继公开发表声明,承认台湾主权归属中国,默认台湾终将为中共所夺的既成事实,成为此阶段结论。此一时期的双方争辩,也为日后的美国亚太外交政策提供丰硕的省思题材。

不过美国的对台政策,毕竟只是其全球战略布署下之一环, 除了要机动灵活,以便随时因应国际局势的骤变,同时也得配合冷战格局下亚太安全体系的建立与「中日和平条约」之缔结盟国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台湾事务上创造美国可插手的空间,特别是如何设定台湾的国际地位,以便确保台湾的生存空间,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前后也有三次转折。台湾地位的确定,有待四国协商或由联合国讨论决定,是韩战爆发初期美国政府的第一阶段论述。1950年9月美国所拟议的对日媾和原则,其主要着眼点, 无非是为联合国出面接管台湾事务铺路。至于如何安排中华民国政府,美国政府还未决定,借用行政院院长陈诚的话来解释,就是「重地不重人」。

第二个阶段为确保中华民国,亦即陈诚所谓的重地又重人,转折的主因是中共于1950年10月介入韩战。为牵制中共在朝鲜半岛的军事介入,动用一切可能的反共力量、维系国府于不坠,乃成为美国远东政策的新指标。易言之,韩战的爆发,是导致美国政府开始愿意认同国府的转捩点。与此政策相呼应的是,1951年3月所提的第二部对日媾和草案,已取消台湾主权问题需先经四国协商或联合国商订之前议。美国此时的政策主轴,是设法让台湾主权与中国大陆切割,同时使国府以参与和会的方式,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

第三个阶段为筹设中日双边和会。当时英国政府积极反对邀请国府参与「旧金山和会」,并主张由中共代表参与,美国政府为求安抚英国政府,遂以不邀请中国代表参与旧金山和会,由甫重新获得独立自主的日本自行选择媾和对象为妥协方案,而让和会如期展开。然当「金山和约」顺利签署后,日本首相吉田茂却以等待美英两国对华政策一致为由,拖延与国府进行和约的谈判,同时还利用此模糊空间,企求和中共建立外交管道。为此,杜勒斯以美国民众仇视中共为由,呼吁日本政府若不保证与国府签订和约,则美国政府无法确保「金山和约」能顺利获得美国参议院通过,迫使吉田茂以首相名义致函美国,表达日本政府愿在「金山和约」的规范下,与国府签订和平条约。也因有此保证,中日双方在台北展开外交谈判,美国一手规划的「中日和约」正式启动,也让由中国大陆迁台的国府有机会与日本政府议和。(四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