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古瓷窑群

新华社报导大陆考古专家日前在河南禹州市的神垕古镇发现一座保存完整的瓷窑群,发掘出大量金、元、明时期瓷器残片窑具残片。专家认为,此发现为神垕镇作为钧瓷原产地提供了有力证据

据了解,这处瓷窑群分布密集,共发现窑炉15座,其中10座保存完整,灰坑108座,澄泥池9座,灰沟3条、墓葬1座,出土大量瓷器残片和窑具残片,总数约数万枚,其中可复原器物七百余件。

此次出土瓷片白地花瓷居多,并有钧瓷、白瓷黑瓷等,器形金代的天蓝红斑钧瓷盘,元代的素烧白瓷碗,明代的白地黑花罐和白地黑花点彩碗等。

神垕镇此处瓷窑址于2013年8月启动发掘工作,经近五个月发掘已探明的地层有近代、清代、明代和元代,发掘面积达2120平方公尺。

专家认为,神垕古镇新发现的瓷窑址年代序列清楚,金、元、明各时期制瓷遗存丰富,发现的十几座窑炉保存较好,无论是在数量上、窑炉的类型方面,还是在发展连续性上,在此前的考古发现中均十分罕见。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英民指出,河南是中国古代的制瓷中心,但一直没有很好的集中展示区,此次在素有北方瓷都之称的神垕镇,发现了窑炉分布密集的瓷窑遗址,为神垕镇作为钧瓷原产地和北方瓷都提供了有力见证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