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为打造中国人的"美好生活"谋篇布局

11月19日,为期三天的2017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简称“国际旅交会”,下同)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据悉,本届国际旅交会展馆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展位数达3700多个,有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参展,规模再创新高。在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本届旅交会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届旅交会上,华侨城集团统筹旗下各旅游产品单元整体参展,展示其战略转型成果以及未来规划。在业内高度关注华侨城将如何讲好“云南故事”的今天,华侨城集团以自信的姿态展现了其运筹帷幕的战略眼光。本次展会上,除重点参展的云南世博和云南文投外,华侨城旗下欢乐谷集团产品和华侨城新一代旅游产品“卡乐星球”等,也在此次旅交会亮相。以“创想·绽放”为主题的展馆设计、丰富的展出内容、炫目的科技体验及联合《本站探鲜队》栏目进行的景区网络直播,成为本次展会的亮点

“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华侨城贯彻创新精神,紧跟国家战略,大力推行新型城镇化全域旅游发展,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全国各地纷纷落地。近年来,围绕国家总体部署,华侨城以“中国文化产业领跑者、中国新型城镇化引领者、中国全域旅游示范者”作为战略目标,发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金融投资、电子五大核心产业,在“文化+旅游+城镇化”和“旅游+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模式驱动下实现多业务、多元化的发展,释放迅猛产能动力,为打造中国人的“美好生活”谋篇布局

全域旅游阔步前行

近年来,全域旅游已经逐渐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产业的核心模式。所谓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将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善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营,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效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的新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

景点旅游模式到全域旅游模式,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战略再定位。对于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区域而言,有着深远的意义。它带来的,不仅是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是产城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路径

在2016年1月29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作了题为《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拉开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2017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域旅游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11月7日,在全国旅游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一期专题研讨班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号召全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品质旅游,为不断适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努力奋斗。

本次旅交会举办地所在的云南,正是国家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阵地。华侨城集团在云南全域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全域旅游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后不久,华侨城集团拉开了在云南开发全域旅游的大幕。2016年6月,华侨城战略入滇,重组云南世博、云南文投,进军云南全域旅游开发,并与德宏州、普洱市等地签订合作协议,计划选取云南的优质旅游资源进行统一开发和运营整合,推动云南旅游产业升级。

为确保云南全域旅游项目的顺利推进,华侨城联合多方资源,积极推动整体建设。在热门旅游地的沿线如香格里拉、丽江、腾冲、普洱等地选取20个特色小镇或村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串珠成链全面配套全域旅游。华侨城还在云南积极推进实施“一个联盟、一个基金、一张卡”计划,其中云南省旅游景区品质联盟与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已顺利落实,云南旅游互联网产品正在筹备中。

在华侨城集团推动下,云南旅游将加速转型升级。未来在原有的演艺、景区、村寨、特色小镇、非遗产品等特色旅游基础上,把华侨城擅长的“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景区”“文化+演艺”“文化+影视”“文化+‘一带一路’”“文化+美丽乡村”等形式融入到云南旅游的创新发展中。

目前,云南世博集团正积极拓展南亚、东南亚文化旅游市场,打造跨境旅游线和产品链,实现“走出去”的目标,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云南文投集团通过产业升级,产业链将涉足文化演艺、文化影视、文化旅游、文化园区、文化金融、文化设施建设管理、文化科技、文化教育、特色小镇等领域;华侨城集团在云南的发展还包括建设泰国幻多奇主题公园、开设免税店等项目。

随着华侨城先进的理念、机制、资金、品牌及专业运作能力和云南旅游资源之间的高效融合,未来云南全域旅游的面貌将焕然一新,亮点纷呈。

除云南外,华侨城集团还在中国最具天赋的旅游胜地四川、陕西、海南北京河北、广东等地广泛布局全域旅游,串珠成链,培育产业新动能、激发产业新活力,按照“中国全域旅游示范者”的战略目标,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去满足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实践范本:助力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新型城镇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几年,华侨城集团紧跟国家战略,在“旅游+地产”创业模式基础上提出“文化+旅游+城镇化”和“旅游+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打造多个文化旅游和新型城镇化项目。

2015年10月,华侨城集团在太原召开“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研讨会,这成为华侨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起点。此次会议之后,华侨城逐步实施全国布局的战略,广东、四川、云南、海南、山西、河北等地纷纷落子。

作为一家总部在深圳的央企,华侨城积极响应深圳市政府“东进战略”和“大前海战略”,推进滨海华侨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甘坑新镇、国际低碳示范城、大鹏所城、坪山文化旅游带等重点项目;深度参与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成都安仁、黄龙溪、洛带等古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华北片区,华侨城着力打造北京斋堂小镇,京杭大运河(天津西青)等大型文旅项目;在华中,重点推进武汉杨春湖城市副中心、南昌象湖之滨等项目。

在实践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华侨城深刻地认识到:新型城镇化首先“新”在以人为核心,“新”在人的城镇化。华侨城积极探索城镇化建设的新路径、新标准、致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图景,为打造中国人的“美好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竭尽心力。

全面开花,多点布局。华侨城项目在各地落地,不仅推动了当地的旅游业转型升级与城镇面貌的更新,也为自身积累了宝贵的参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经验和实践范本。

弘扬“塔山”精神,构建“战区制”组织架构

“塔山”战役是辽沈战役期间的一场著名战役。战况极其激烈,攻防极其艰巨,但敌我双方都没有退路。我军最终以强烈的信念和无比的坚毅赢得胜利,并以一次战役的获胜加快了全国解放的步伐。“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的“塔山精神”,成为华侨城集团和下属各单位在经济新常态下积极进取、突破落地的精神支柱和信念之源。

从2015年提出新战略发展模式至今,华侨城一路疾行、弯道超车、大开大阖,在全国范围内高效、大规模的拓展,成果显著,整个团队将“塔山精神”完美演绎于战略突破落地中。

战略实施与项目拓展的疾进态势,需要相匹配的组织架构,华侨城“战区制”管控模式应运而生。“战区”和“战区制”,这两个带有浓厚奋战文化的词汇,其内涵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的“塔山精神”。三年来,通过集团上下反复学习、认识和宣贯,“塔山精神”已深深融入华侨城的企业基因。

在“战区制”体制下,华侨城集团深耕深圳大本营,强化本部母体孵化功能和战略辐射力。其次,按大区整合成立了华东、中部、北方、西部、海南、云南等战区子集团,负责集团新战略在全国的区域性布点与拓展。

战区制的组织架构,保证了企业高效的运转。在云南,通过产业联盟的共享共赢,以强大的品牌、团队、资金,融合当地丰富资源,提升云南全域旅游产业升级;与“十二朝古都”西安全面合作,以“大遗址、大秦岭”的定位,“周、秦、汉、唐+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思路,重点打造一批大型综合项目,涉及新型城镇化、全域旅游、文化旅游等多领域;在华北,以“京津冀”城市群为核心,构建北京、天津、河北三大区域发展中心,实现三中心多点布局,加大力度,全面参与天津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同时辐射北方区域省会城市、中心城市核心区域,进行布点布局。

华侨城集团还成立了文化、资本和旅投三大平台型公司,基于“旅游+互联网+金融”的模式指引,以轻资产模式和并购整合,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新技术的全面渗透;并聚合集团内外的优质资源,成立了文化集团,以输入资本、创意和管理,深入挖掘文化IP、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动“文化+”相关的科技、旅游、生态、农业等现代新型城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华侨城的发展,不仅局限于企业成长、产业发展等现实问题,更着重考虑如何以人为本,更好地承接国家战略、优化产业整体环境、增加社会就业、改善民生,切实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谋篇布局。如果说华侨城在过去的发展过程当中,以诸如欢乐谷、锦绣中华、世界之窗、康佳集团等成为业内范本、创造了难以企及的行业标杆;那么未来,紧密契合国家重大战略、积极进行战略转型升级、自觉担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历史使命的华侨城,必将创造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