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中山附医联手优化电子病例 获国家新创奖

华硕AI研发中心(AICS)与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携手,运用ICD-10智能编码技术,打造「基于SDM(Shared Decision Making)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电子病历」与「创新的教学电子病历」两大应用项目双方19日再签署策略伙伴合作意向书,率先开发「跨院流程共享」机制。(冯惠宜摄)

国内AI智慧医疗走入「人机协同里程,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去年与华硕AI研发中心(AICS)合作优化电子病例,运用ICD-10智能编码技术,让患者相关病例全部可谷歌化,不必再以人为分析即可化为临床治疗或研究所用的大数据,这套系统更夺下国家新创奖。

中山附医医疗资讯部副院长曾志仁,过去担任卫生署全国电子病历委员会主席时,曾为台湾建立电子病历标准格式,奠定病历资料库与大数据基础,他解释,该系统无须人工输入、病历100%自动转换为结构化编码、分类疾病,达成全院病历资料库结构化,且完全符合实际照护纪录流程,也写下AI电子病历全新标竿

曾志仁说,运用在病患治疗上,可实际运用近期单一疾病治疗分析出最有效的治疗处方,如子宫颈癌患者要采用那种化疗,可参考该院三个月内那些治疗最有效,这样的方式给予处方已跳脱过去以美国FDI建议指引,更具在地化

中山附医与华硕AI研发中心(AICS)19日再签署策略伙伴合作意向书,率先开发「跨院流程共享」机制,未来各参与医疗院所可透过去识别化的AI大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取代资料库共享,保障患者隐私与个资安全,发挥更大综效,提升资料量与准确性裨益公卫、教学、研究等领域发展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