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再定位:软硬件巨头的进化之路

中国的百年奋斗史上,诞生了一批世界级企业华为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018年底,董事会通过了一个决定,投资20亿美金提升软件能力,在5年周期内,软件工程能力再提升一个台阶。通过软件提升,来减少对芯片的依赖,打造差异化,我们也在看软件方面的机会,加大投入,提升软件和服务的收入占比。”2021年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华为将强化软件能力。

近年应对外部冲击的过程中,华为的文化也在进化。除了架构、制度层面的更新,颇受业内关注的是,华为正在从硬件巨头往软硬件巨头转型。以火热的鸿蒙为例,鸿蒙对外公布初始,行业内的疑问是:华为真的要做软件了吗?如今,大家重点探究鸿蒙生态的构建,华为也进一步展露出打造软件生态的决心。

“华为像蛭形轮虫一样是单基因文化,需要多基因的冲突、多基因的融合产生突变。这些突变有利于潜力的爆发,”近日,在华为心声社区公开的《任总与2020年金牌员工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任正非谈道,“华为文化就是一条单基因链,必须有冲突来促变,心声社区、遍地的咖啡馆、AT的任职年限、专家委员会的任期制、董事会/监事会的任期制……都是改变单基因遗传,防止熵增、沉淀、内卷化。”

华为在工程软件上有长期积累,但是对于直接面向全球开发者消费者C端的软件平台,华为还在探索的道路上。

换个角度看,华为在软件领域的创新加码、鸿蒙的成长、生态的建设,为华为引入了新的基因,反过来也推进了华为内部管理的变革,重塑了组织文化。在软硬件进一步结合中,华为正在变得越来越开放,同时华为也在全球的生态位中重新自我定位

华为正在从硬件巨头往软硬件巨头转型。视觉中国

鸿蒙进化

华为曾经以分布式基站的创新技术打开了欧洲通信市场,在当前手机市场上,华为以全场景分布式的操作系统鸿蒙,来应对外界部分打压。

随着系统迭代,鸿蒙将逐步应用于华为手机、华为手表、华为智慧屏,以及汽车领域、智能家居当中。今年的一个重要节点是,6月2日,华为正式推出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2.0版本并公布首批18款可升级的机型,同时,华为也在推进鸿蒙相关的开源项目。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6月2日HarmonyOS 2.0发布至6月15日期间,综合公测版与内测版,升级用户已突破1800万。

在芯片受阻的情况下,鸿蒙是华为手机业务的突围之道,也是华为面向物联网时代提出的解决方案,从通信业务到手机业务,华为又在软件业务上放手一搏。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表示,鸿蒙并不是要成为另一个安卓,而是一款物联网操作系统。“我们希望用一套操作系统解决所有IoT硬件设备搭载系统的问题,硬件生产厂家不需要在生产不同硬件的时候,裁减或者寻找一个新的系统安装。”王成录认为,更重要的是,HarmonyOS给所有应用开发者提供分布式编程框架,让大家用自己熟悉的高级语言,只写一次的业务逻辑就能够运行在所有设备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在各个孤立设备上的共享。

按照华为此前公布的计划,2021年,保守估计将有一亿台外部设备接入鸿蒙系统,而今年整体目标是覆盖3亿个鸿蒙设备,其中2亿台华为自有设备,鸿蒙生态的市场份额达到16%,而16%是华为内部提出的关键“生死线”。

王成录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做一个操作系统,技术上并不难,生态才是核心。生态涉及的广度、深度和复杂度远远超过所有的单个技术,另外,做生态如果配合不上产业发展变迁的机会,强做一个生态也很难成功,鸿蒙生态的打造将是一场长期战役。

要在万物互联时代中打造操作系统新秩序,建设新生态,挑战也是巨大的,需要庞大的人力和资金资源。以Windows为例,2006年微软在中国发布Windows Vista版本、Office System和Exchange Server时,其时任高管就表示,这三大产品总投资额超过200亿美元。而Windows更新一个版本,需要适配海量的软硬件、支持庞大的用户群体、维护多个历史版本,都需要投入不菲的资金量。再比如,Linux虽然是一个开源免费的操作系统,但全世界的组织都对Linux开发进行了大量投入。2008年,Linux基金会的一项研究表明,Linux社区发行版Fedora 9要花大约108亿美元。

华为也不遗余力地投入研发资源。华为消费者业务掌舵者余承东曾表示,华为已经在HarmonyOS上投入几十万研发人员和超过千亿元的资金。鸿蒙还在不断进化,这一场持久的技术和生态比拼,新的故事才刚刚掀开。

软硬件“异类

围绕着鸿蒙操作系统的种种策略,华为已经准备许久。一方面是在2016年,华为就开始了操作系统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是在打压之下,2019年华为迅速集结,“松湖会战”解决移动端生态的问题。

时间线回到2019年8月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当时万众瞩目的HarmonyOS正式登场,向外界展示了华为发力软件层面的决心。而构建移动的生态,只有操作系统还远远不够,对标谷歌移动服务GMS的HMS,刚刚起步。为了快速攻坚HMS的技术,两个月后的金秋十月,华为召集了公司全球的2000多名工程师,集结于华为的东莞松山湖园区,迅速组成新的千人团队来共同研发。再加上鸿蒙等整体软件的员工,人数就更加庞大。这场“松湖会战”对华为有重要的意义。

以往大家熟知的华为是一家硬件盒子公司,听闻华为要开发操作系统,外界的疑问是:华为的软件能力行吗?而很少人知道华为在软件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只是软件能力集中在系统软件层面,和华为自己的硬件搭配,再对B端客户(运营商等)进行销售,并不单独对第三方销售。这一类型的软件在华为内部被称为工程软件,长年以来华为已经培养了强大的软硬件结合能力。

但是这一次,华为要挑战的是面向C端的软件,这也是在硬件之后,华为再次以B端基因挑战C端产品。从B到C,对于华为的团队管理、华为工程师的思维转换,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此前就有华为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么多公司都想建立生态系统,其实都是铩羽而归,华为搞生态能不能搞得起来,大家心里其实是打鼓的。”

一位软件从业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世界上做操作系统的公司很多,比如微软为代表的软件公司,脱胎于IBM的硬件基础;苹果是软硬件结合最典型的公司,硬件产品和操作系统一体化,是移动软硬件结合的王者;安卓懂软件,堪称移动互联网时代之王,为谷歌带来流量。他们三者都有不一样的成功。而华为是一家硬件基因的公司,进军操作系统领域,将开启新模式。苹果的壁垒不必多言,微软在PC端依旧制霸,谷歌没有历史包袱走纯开放的流量模式,华为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径备受关注。

这场软硬件市场的竞争,华为堪称巨头中的“异类”,面对着强烈的外部影响,华为不得不开启新的转型,边打鼓边奋斗地开辟新的“软”赛道。这也是华为再次自我挖掘、自我定位的历程,而前进的方向是学习谷歌苹果微软模式,还是融合自成体系,都等待华为给出答案。对比来看,微软、谷歌、苹果在历史上都有大的转型时期,但是鲜有华为这般面临如此复杂艰辛的内外局势。

转型剧烈,间不容发,硬件基因加上软件新能力,华为正在新一轮的蜕变之中。

任何杰出的世界级企业,都要经历磨难。我们相信,无论怎样的艰难困苦都阻挡不了中国企业的创新创造,在新的伟大征程中,会有更多的华为在中华大地涌现。

(作者:倪雨晴 编辑:张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