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资周刊/苹果新机志在吃「软」不吃「硬」

【文/黄俊超

苹果两款新iPhone正式发表,不过市场给予硬体价格评价都不高。随着智慧手机逐步进入红海市场,软体将成为未来世界的王道

千呼万唤始出来!却也是在意料中的两款新机种,库克与苹果,再次未能带给市场惊喜,两款新智慧手机高阶的iPhone 5S,与所谓中阶的iPhone 5C,虽然死忠果粉依旧买帐,不过市场所给予的评价并不是太高。

就连所谓的亮点,包含指纹辨识器、粉色机壳也都仅是如预期般推出,苹果股价自然应声下跌,台厂传统概念股反应不佳,不过新供应链冲量下,仍将颇具商机。

iPhone 5S搭载指纹辨识系统

iPhone 5S延续iPhone 5的外型设计外观尺寸都没有任何变化,然而处理器升级为六四位元A7晶片速度较A6快两倍,CPU性能大幅提升,处理图形能力、速度更为流畅。此外,A7不仅速度快且更省电,官方数据显示,待机时间从iPhone 5的二二五提升至二五○小时。

5S的最大爆点是Home键质感功能提升,导入触摸式指纹辨识,只要轻触位置即可解锁,而下载APP也可直接透过指纹辨识来进行授权,完成程式购买与下载,可同时设定一○组,另也提供拍照快门键功能。Home键导入了蓝宝石的材质,硬度高能防止表面遭刮伤,也确保下方指纹感应器正常运作。

相机部分并未明显升级,不过同样是八○○万像素画质却超越许多号称更高像素的手机,可看到苹果在镜片光圈及软体方面强化上,不仅让拍摄效果更优异,也还可让照片容量不至于大幅增加,再搭配支援f2.2光圈设定,让夜拍效果获得更佳呈现。

5C规格与iPhone 5大致相近,取代以旧款投入中阶销售的作法。

不过在香港空机价格分别:十六GB为四六八八港币(折合台币近一.八万元),三十二GB要价港币五五八八元(折合台币二.一万元);中国起售价格为四四八八人民币(折合台币二.一八万元),如此一来,真能有效打入中低阶市场?仍有待商榷。

价格是市场唯一预料外的事

原本一般预料iPhone 5C将走向中阶价位,目标是朝新兴市场迈进,不过看来C所代表的是「colorful」而非是「cheap」,因此,换个角度来看,苹果打破的藩篱并非是价格,而是在外观的颜色上,传闻下一代的手机将会走向大尺寸荧幕,看来,苹果虽想要迎合消费者胃口,却也还有着一定的坚持。

根据Business Insider研究报告指出,苹果售价三○○美元以上机种,占营收比高达九八%,以旧机款转战中低阶市场则占营收比重仅有二%,相较于当今龙头厂三星,高阶市场占营收比重已降至四○%,而中低阶手机营收占比达到六○%。不论中低阶市场苹果成长幅度有多大,在果粉与换机需求下,新机种将可带动苹果市占率止跌回升。

智慧手机的外型陷入框架,与以往的功能性手机相比,更难看到令人惊艳的创意,就连苹果也是如此。5C虽然打破苹果以往的黑白色调,走向五种粉彩色系,而强调质感的5S,也果如传闻中发表了金色系,但是,并没有得到好评,尤其是新推出的保护壳售价二九美元,却被评论为塑胶感十足。

保护壳是「洞洞装」设计,换来的却是网路上批评声浪四起,然而,对于许多行家来说,最不可置信的是在原厂保护壳之下,居然未避开或特殊设计,反露出意味不明的「hon」字样,而不是完整的「iPhone」,或许这样的设计,意味着苹果更加强调机能,至于市场反应就等待消费者是否埋单。

近一年多来,国际大厂包含三星、苹果等所发表的智慧手机,几乎都是雷声大雨点小,高阶市场成长已明显趋缓,因此,厂商纷纷将重点放到中低阶市场,其中又以中国厂商崛起最为明显。简单来说,就是智慧手机的渗透率将会持续提高,但是对硬体厂商来说,毛利率将会低于过往,必须要靠冲量来提升总获利。

也就是说,3C产品终将进入价格战,尤其是取代性的商品问世之后更为明显,近年来NB就是最佳范例,对于专注的品牌代工厂来说,只要转型不及,就将会被市场远远甩在后头。然而,软体厂商却不一样,只要能持续提供「服务」,则收入来源仍将不会断炊,甚至随网路发展而更加蓬勃

作业系统为寡占市场

随着行动装置渗透率的迅速成长,加入的品牌厂商也越来越多,不过,能上得了台面的作业系统依旧只有三种。根据Gartner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Google的Android市占率居首,已经高达七九%,而第二名是封闭型的苹果iOS,市占率为一四.二%,第三则是首次超越Blackberry的Windows Phone,市占率为三.三%。

从第二季全球手机厂市占率排名来看,前五强包含三星、苹果、LG、联想与ZTE(中国中兴),共占六成市场,除了苹果之外都是Google的天下,这就是Android能够持续迅速成长的重要原因,而微软虽然达到前三名的目标,不过距离前两名依旧有相当大的距离。

再从APP下载的角度来看,苹果的APP Store于今年五月达成五○○亿次的下载,同一天Google在旧金山举行的Google I/O开发者大会上公布,Google Play下载量也达到四八○亿次。

从TechCrunch的图表可以看到,Google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在开放式平台与机海战术围攻之下,成长幅度相对较为陡峭。

根据TechCrunch的报告来看,APP Store与Google Play的下载量在今年第二季进入肉搏战,而从APP Annie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八月Google Play在日、韩、俄与印度加持下,已经正式超越APP Store。然而营收之间差距,仍是APP Store大幅高于Google Play一三○%,中间仍有不小的距离。(全文未完)

全文详情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有更多精彩当期内文转载